衔命东观海峤雄,风流裴楷著清通。
持衡自昔推司列,敏识于今藉考功。
万选钱留浯海碧,三条烛展洞蕉红。
闽王宫畔长春阁,时有天风下至公。

【解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诗人借古讽今,抒发了自己对政治的不满和对现实黑暗的痛恨。全诗八句,前四句写刘宰在福建主考时,因才高被推为司理;中间四句写他的敏识才干;后四句写他与闽王的关系。最后四句写他为政清廉,受到闽王的信任,并希望他能继续为官造福于民。

【答案】

(1)衔命东观海峤雄,风流裴楷著清通:我受命来到福建主持考试,这里的风气很盛,像裴楷那样有风度。

(2)持衡自昔推司列,敏识于今藉考功:自古以来,主持公正的人都被推举到司理、司寇等职上去了,我的聪明才智,今天也靠主持考试来发挥作用。

(3)万选钱留浯海碧,三条烛展洞蕉红:用一万贯的钱去贿赂考官,使考生通过,这是古代的做法。但这样得来的人才,能有多少真本事呢?只有打开洞穴,让阳光照射进来,才能显出它的真实面貌。比喻要真正选拔人才,必须明察秋毫。

(4)闽王宫畔长春阁,时有天风下至公:在闽王的宫殿旁边,有一座长生阁,时常有天风吹过这里,这正像我一样,时时关心着天下百姓。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福建主试的政绩与贡献。诗人以“衔命东观”(指受皇帝派遣到福建主持科举考试)开始,表明自己此行的目的是主持公正、选拔贤能。接着以“风流裴楷著清通”一句,赞美了福建的风气。“风流裴楷”是说福建人有裴楷那样的风度,既文雅又有才华。“著清通”则是指福建人的品行端正,作风清明通达。“持衡自昔推司列”,意思是自古主持公正的人都被推举到司理、司寇等官职上。而诗人则因为自己的聪明才智得以主持考试而发挥其作用。“敏识于今藉考功”,即现在凭借考试来发现和选拔人才,也是诗人的愿望。

接下来诗人便转入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评。“万选钱留浯海碧,三条烛展洞蕉红”。这是说,为了得到万贯钱来贿赂考官而取得好成绩,不惜采取种种手段,真是令人厌恶。“三条烛”,暗喻考场上作弊的丑行。“洞蕉红”,暗喻那些出身名门望族的士人。

“闽王宫畔长春阁,时有天风下至公”,则是诗人对自己清廉的政治生涯的自我评价。“闽王宫畔”,即福建国王宫殿所在地。“长生阁”,是福建王的宫殿。“天风”,指清风。诗人把目光投向了遥远的闽王宫殿,表达了他对闽王的感激之情。“时有天风下至公”,意思是说,虽然闽王的宫殿近在咫尺,但自己时刻关注着天下百姓的疾苦。这既是对闽王的称颂,又是对自己的期望和鞭策。

尾联“时有天风下至公”一句,是对全诗主题的概括。诗人在这里强调,自己始终关注着天下百姓的疾苦,而这种关注正是源于闽王对他的信任和期望。因此,无论身在何处,他都要以公正无私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个问题,为天下百姓做出应有的贡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