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眺云间月,还登江上楼。
波光频映壁,帘卷似垂钩。
暮鹊当窗度,寒星入浦流。
凭栏愁镜破,拂水见刀头。
吹笛关山道,清歌胡渭州。
凉秋明永夜,俯仰思悠悠。

江楼望月分赋

试眺云间月,还登江上楼。

波光频映壁,帘卷似垂钩。

暮鹊当窗度,寒星入浦流。

凭栏愁镜破,拂水见刀头。

吹笛关山道,清歌胡渭州。

凉秋明永夜,俯仰思悠悠。

注释:

  1. 江楼望月分赋:指诗人在江边的高楼上望月,并分别写下诗篇。
  2. 试眺云间月:尝试眺望天空中飘渺的月亮。
  3. 还登江上楼:再次登上江边楼上。
  4. 波光频映壁:水波的光芒不断映照在墙壁上。
  5. 帘卷似垂钩:窗帘被卷起像钓鱼竿一样。
  6. 暮鹊当窗度:傍晚时有鹊鸟飞过窗户。
  7. 寒星入浦流:寒冷的星星落入浦中的河流中。
  8. 凭栏愁镜破:倚着栏杆,忧愁到镜子都破碎了。
  9. 拂水见刀头:风吹动水面,可以看到水中的刀刃。
  10. 吹笛关山道:吹奏笛子的声音仿佛来自关山的道路。
  11. 清歌胡渭州:清澈的歌声如同来自胡地的渭州。
  12. 凉秋明永夜,俯仰思悠悠:凉爽的秋天照亮了漫长的夜晚,诗人仰望星空沉思不已。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江楼观赏明月的情景,以及他因此而产生的感慨和思考。首句“试眺云间月”表达了他在高空中遥望月亮,试图捕捉它的美好瞬间;次句“还登江上楼”,则表明他返回江边高高的楼台继续欣赏这一美景。第三、四句通过“波光频映壁”和“帘卷似垂钩”形象生动地描述了月光照射在江边建筑上的美景。随后的五、六两句则转向静态,描绘了夕阳下鹊鸟飞翔的场景和星光洒落河面的景象。

接下来的八、九句“凭栏愁镜破,拂水见刀头”表达了诗人因观月而感到的孤独和忧郁,以至于连镜子都破碎了,甚至能看见水中的刀刃。这里的意象非常鲜明,既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也反映了一种深深的无奈和忧伤。

最后两句“吹笛关山道,清歌胡渭州”则展现了一种跨越空间的音乐交流,诗人似乎听到了来自远方的笛声和歌声,它们穿越山川、河流,与自己的音乐相互辉映。这两句不仅增添了诗歌的艺术魅力,也体现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对音乐的热爱。

整首诗以江楼望月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又富有诗意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的追求。诗中的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