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如花底摘生叶,少妇缫丝自成节。
严钢锲处银锷凉,冰瓮开时水晶裂。
又如石齿决金薤,刓核吹芦擘风籁。
屏高烛短坐叹愁,昔日梨园近何在。
蹉跎相失淹岁月,非我能忘弃前说。
我亦沉沦年又年,憔悴相看总离别。
东昌坊里九曲园,高车驷马填前轩。
听歌满堂勿相问,此中惟见毛甡冤。
毛甡沉沦本无极,那复罗三又失职。
罗三当复歌此歌,莫道声繁歌不得。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张炎创作的一首词。它描绘了诗人在古代音乐场景中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乐之美,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历史变迁、人生百态的深沉感慨。

诗句解析:

  1. 宛如花底摘生叶:这一句描述了一种自然而生动的景象,如同从花蕊中摘下新生的叶子一般,形象生动。
  2. 少妇缫丝自成节:描绘了一个少妇在纺织时,其丝线随着她的动作而形成了美丽的图案。这里的“节”指的是织出的花纹或图案。
  3. 严钢锲处银锷凉:形容用刀刻制时,刀具与金属接触处发出的声响如同清冽的银质声音一样。
  4. 冰瓮开时水晶裂:描绘了打开装有冰块的器皿(瓮)时,冰块破裂的声音犹如水晶破碎。
  5. 又如石齿决金薤:这里用石牙(指磨石)和金薤(指切割用的金器)来比喻声音清脆悦耳。
  6. 刓核吹芦擘风籁:形容用手指捏住葫芦口吹出声响,如同风吹过竹林般的声音。
  7. 屏高烛短坐叹愁:形容屏风很高,蜡烛很小,坐着叹息愁绪。
  8. 昔日梨园近何在:回忆过去在梨园学习音乐的日子,现在却难以寻觅到那些地方。
  9. 蹉跎相失淹岁月:感叹时光荏苒,自己与友人已经失散多年。
  10. 非我能忘弃前说: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的执着和无法忘记的心情。
  11. 我亦沉沦年又年:自己也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地沉沦下去。
  12. 憔悴相看总离别:形容自己和他人都在衰老和离别中。
  13. 东昌坊里九曲园:描述了一个地名,可能是作者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14. 高车驷马填前轩:形容这个地方非常繁华,有着豪华的马车和马匹。
  15. 听歌满堂勿相问:形容音乐之声充斥整个厅堂,但无需询问是谁演唱。
  16. 此中惟见毛甡冤:这里的“毛甡”可能是一个人名,诗人在这里表达的是对于这个人不幸遭遇的同情。
  17. 毛甡沉沦本无极:暗示毛甡的命运本无定数,可能经历了很多挫折。
  18. 那复罗三又失职:表示罗三也失去了职位,可能是因为他的行为或决策导致了某种后果。
  19. 罗三当复歌此歌:建议罗三应该重新唱起这首表达情感的歌曲。
  20. 莫道声繁歌不得:不要因为歌曲的音调繁杂就认为它不会被人们接受。

译文:

宛如花底摘生叶,少妇缫丝自成节。
严钢锲处银锷凉,冰瓮开时水晶裂。
又如石齿决金薤,刓核吹芦擘风籁。
屏高烛短坐叹愁,昔日梨园近何在。
蹉跎相失淹岁月,非我能忘弃前说。
我亦沉沦年又年,憔悴相看总离别。
东昌坊里九曲园,高车驷马填前轩。
听歌满堂勿相问,此中惟见毛甡冤。
毛甡沉沦本无极,那复罗三又失职。
罗三当复歌此歌,莫道声繁歌不得。

赏析:

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古乐场景图。作者通过对乐器、音乐声和环境的细致描绘,传达出对古代音乐文化的喜爱和怀念。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反思和对人生命运的感慨。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宋词中的经典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