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新月,拜月出帘栊。
天际分蛾碧,花稍触甲红。
拜新月,拜月妆台侧。
覆斗钩自悬,斜梳堕无力。
拜新月,拜月暗伤悲。
记得少年时,南园同伴侣,裙带一垂垂。
今看井桐及秋暮,燕子西飞鹊东去。
夜静花阶绿藓间,羞向低低影边顾。
冰轮半掩当复明,㜑娑桂树暗中生。
那能拜得新生兔,长与金乌作队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绘了拜月的场景,以及作者对往事的回忆和感慨。
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
第1句:“拜新月,拜月出帘栊。”
释义:在新的月亮出现时,人们会拜月,而月亮出现在帘子旁边。
关键词注释:
- 拜新月:指拜月亮,表示对月亮的敬仰。
- 出帘栊:指帘子被拉开,月亮出现在帘子旁边。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人们在夜晚仰望月亮的情景,表达了人们对月亮的敬仰之情。
第2句:“天际分蛾碧,花稍触甲红。”
释义:月亮在天际分成两片,如同蛾子的翅膀一般;花梢触碰到了月亮,仿佛被染上了红色。
关键词注释:
- 天际分蛾碧:形容月亮的形状像蛾的翅膀一样。
- 触甲红:形容花瓣被月光映照得犹如红色的甲壳虫。
赏析:这句诗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月亮的美丽景象,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
第3句:“拜新月,拜月妆台侧。覆斗钩自悬,斜梳堕无力。”
释义:在拜新月的时候,我站在妆台旁边,镜子中的月亮像是挂在斗钩上,而我的斜梳掉落无力。
关键词注释:
- 拜新月:再次提到拜月,表示对月亮的敬意。
- 妆台侧:妆台旁边,即拜月的地方。
- 覆斗钩自悬:镜子中的月亮像斗钩一样悬挂着。
- 斜梳堕无力:用斜梳梳理头发时,因为月亮的关系而掉落无力。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拜月的场景,展现了古代女子拜月时的优雅与美丽。同时,也反映了古代人对月亮的崇拜和敬畏之情。
第4句:“拜新月,拜月暗伤悲。记得少年时,南园同伴侣,裙带一垂垂。”
释义:再次拜新月,心中充满了悲伤,回忆起年少时在南园与伙伴们一起玩耍的时光,那时裙带飘飘。
关键词注释:
- 暗伤悲:心中充满了悲伤的情绪。
- 记得少年时:回忆起年少时的美好时光。
- 南园同伴侣:在南园与伙伴们一起玩耍。
- 裙带一垂垂:当时裙带飘逸的样子。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同时,也反映出古代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第5句:“今看井桐及秋暮,燕子西飞鹊东去。”
释义:如今看到井边梧桐叶落,秋天已经走到了尾声,燕子向西边飞翔,喜鹊向东飞去。
关键词注释:
- 井桐:井边的梧桐树。
- 秋暮:秋天的末尾,表示秋天即将结束。
- 燕子西飞鹊东去:燕子向西边飞翔,喜鹊向东飞去,形容秋天的景象。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季节更迭和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反映出古代人对自然界的关注和敬畏之情。
第6句:“夜静花阶绿藓间,羞向低低影边顾。”
释义:夜静悄悄地,花阶上的绿藓之间,我害羞地不敢向月亮的倒影望去。
关键词注释:
- 夜静花阶绿藓间:夜晚安静,花阶上的绿藓之间。
- 羞向低低影边顾:害羞地不敢向月亮的倒影望去。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夜晚花阶上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害羞和羞涩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古代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的欣赏。
第7句:“冰轮半掩当复明,㜑娑桂树暗中生。”
释义:冰轮半掩着明月,当它重新露出来时,桂花树上的月光将悄然生长。
关键词注释:
- 冰轮:指月亮,这里特指明亮的月亮。
- 㜑娑:形容月光轻柔、婀娜多姿的样子。
- 桂树:指桂花树,这里用来象征美丽的事物。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月亮的描述,展现了月亮的变化和美丽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向往。
第8句:“那能拜得新生兔,长与金乌作队行。”
释义:怎么能拜得到新生的兔子呢?它总是要跟着太阳队伍一起移动。
关键词注释:
- 新生兔:指新生的小兔子。
- 金乌:指太阳,这里用来象征光明和希望。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生命力的赞叹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同时,也反映了古代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