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吹林当素秋,碧空滟潋金波流。
可怜二七又三五,独坐绳床月当户。
初笼轻雾幛冰纨,旋破浓云出翠峦。
花坛斜倚青铜镜,松叶高穿白玉盘。
生平待月启华帐,稍掩浮霾便惆怅。
林表今来闭寺看,楼头谁复开帘望。
去年霅浦弄清晖,前岁湓城乌鹊飞。
此日山中无可玩,夜深霜雪满秋衣。

注释:

中秋山寺作:在山寺中过中秋节。

清风吹林当素秋,碧空滟潋金波流。

可怜二七又三五,独坐绳床月当户。

初笼轻雾幛冰纨,旋破浓云出翠峦。

花坛斜倚青铜镜,松叶高穿白玉盘。

生平待月启华帐,稍掩浮霾便惆怅。

林表今来闭寺看,楼头谁复开帘望。

去年霅浦弄清晖,前岁湓城乌鹊飞。

此日山中无可玩,夜深霜雪满秋衣。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中秋时节游览山寺所作。诗中描绘了中秋之夜的山寺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首联“清风吹林当素秋,碧空滟潋金波流。”描绘了中秋之夜山中的清凉和月光如水的景象。清风吹过树林,带来了秋天的气息,月光洒落在大地之上,如同金色的波涛般流淌。

颔联“可怜二七又三五,独坐绳床月当户。”则表达了诗人对中秋佳节的思念之情。他想起了自己曾经度过的中秋之夜,那时他和朋友们一起坐在绳床上,欣赏着明月当头的美景。然而此刻他却独自一人,只能在绳床上仰望月亮。

颈联“初笼轻雾幛冰纨,旋破浓云出翠峦。”描绘了月光穿透云雾的景象。一开始,月亮被轻雾笼罩,像是一块洁白无瑕的冰纨;后来,浓云被月光所破,露出了翠绿的山峰。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和衬托的手法,展现了月光的美丽和力量。

尾联“花坛斜倚青铜镜,松叶高穿白玉盘。”则进一步描绘了月光下的自然景观。花坛上的花朵斜倚在青铜镜上,仿佛在欣赏月光的美丽;而松树上的松叶则高挂在白玉盘中,也仿佛在沐浴在月光之下。这两句诗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展现了月光下的自然之美。

诗的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他曾经期待在山中度过一个美好的中秋之夜,但现在却因为浮霾的缘故而无法实现。他只能在林表之巅闭目观看山寺之景,感叹自己的孤寂与寂寞。同时,他也想起了去年在霅浦和前岁在湓城过节时的热闹场面。然而如今这些记忆都已变得模糊,只剩下那夜深霜雪满身的寒意和孤独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