惭予流浪颇畏约,枉厕亲朋把杯勺。
戢凤难传祖德明,椎牛不逮亲存乐。
酒酣浩叹溯所始,七叶貂珰代相启。
太仆捐民赋,光禄匡储君。
尚书甘去职,要典持微文。
始知申蟠本非罔,太丘何必名钩党。
司𨽻忠臣应代兴,虞曹竟嗣春垣长。
春垣禄养世所稀,只怜座客言词微。
愿持三朔银幡胜,长傍千秋戏彩衣。
诗句:
- 惭予流浪颇畏约,枉厕亲朋把杯勺。
- “惭予”表示惭愧,“流浪”指生活漂泊不定,“颇畏约”意味着担心不能遵守礼仪,“枉厕亲朋”意指在亲戚朋友中不自在地应酬。
- 戢凤难传祖德明,椎牛不逮亲存乐。
- “戢凤”意为收敛威仪,与上文的“枉厕亲朋”相呼应,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像父辈那样受到尊重和礼遇的失落感;“椎牛不逮”则是指虽然有牛(象征财富和地位),但不如亲族(象征着亲情和关怀)来得重要。
- 酒酣浩叹溯所始,七叶貂珰代相启。
- “酒酣浩叹”描述了在宴会上的畅饮和感慨;“七叶貂珰”可能指的是一个家族连续七代担任高官的情况,“代相启”则是指这些家族能够世代为官,开启门户。
- 太仆捐民赋,光禄匡储君。
- “太仆”指的是负责管理马匹等交通工具的官员,“捐民赋”意味着他们主动放弃了从百姓手中征收的税收,“光禄匡储君”则是指他们帮助太子整顿朝政,辅佐新君。
- 尚书甘去职,要典持微文。
- “尚书”指的是负责文书和行政工作的官员,“甘去职”意味着他自愿辞职,“要典持微文”则是指他擅长处理细小事务,能够在幕后默默支持大局。
- 始知申蟠本非罔,太丘何必名钩党。
- “申蟠”可能是某个人的名字,“本非罔”表明他并不是无根据地诬陷他人,“太丘何必名钩党”则是指没有必要因为某人被冤枉而结下仇恨。
- 司𨽻忠臣应代兴,虞曹竟嗣春垣长。
- “司𨽻”可能是官职名称,“忠臣”指的是忠诚的臣子,“应代兴”意味着应该出现新的忠臣接替他的职位,“虞曹竟嗣春垣长”则是指虞曹(掌管刑法的部门)最终延续了其传统,保持了法律的严肃性。
- 春垣禄养世所稀,只怜座客言词微。
- “春垣”可能指的是朝廷中的某个机构或职位,“禄养”指的是享受俸禄的生活,“世所稀”意味着这种待遇在社会上是难得的,“座客言词微”则是指在座的宾客言辞简短、不具影响力。
- 愿持三朔银幡胜,长傍千秋戏彩衣。
- “三朔”可能指的是特定的时间或节日,“银幡胜”指的是精美的旗帜和装饰品,“长傍千秋戏彩衣”则是指希望永远伴随着这些喜庆的时刻,享受欢乐和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