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所宿处,远在牛头峰。
我来振孤策,独蹑麇麚踪。
日落烟景沈,杳霭闻疏钟。
支公久沦化,无人继谈宗。
石室空崚嶒,流泉尚淙淙。
去鹤不可招,月明幽涧松。
欲访紫岩迹,莓苔今几重。
游支硎山
白云所宿处,远在牛头峰。
我来振孤策,独蹑麇麚踪。
日落烟景沈,杳霭闻疏钟。
支公久沦化,无人继谈宗。
石室空崚嶒,流泉尚淙淙。
去鹤不可招,月明幽涧松。
欲访紫岩迹,莓苔今几重。
注释:
- 白云所宿处:指山中的云雾缭绕之处,是诗人想象中白云常住的地方。
- 远在牛头峰:形容山峰高耸入云,难以触及。
- 我来振孤策:指诗人独自来此,手持一根长杖(即“孤策”),象征着独自行走或探索。
- 独蹑麇麚踪:意为独自一人,小心翼翼地沿着麋鹿的足迹前行。
- 日落烟景沈:形容夕阳西下,天空中烟雾弥漫的景象,给人一种朦胧、神秘的感觉。
- 杳霭闻疏钟:指在雾气缭绕之中,隐隐约约地听到远处寺庙传来的钟声。
- 支公久沦化:指的是佛教高僧支遁(字道林),他在这里已经隐退,不再为世人所知。
- 无人继谈宗:意味着没有人能够继续传承他的学说和智慧。
- 石室空崚嶒:形容石室空旷、高峻,给人一种孤独、寂静的感受。
- 流泉尚淙淙:指山下的溪流仍在潺潺流淌,声音清脆悦耳。
- 去鹤不可招:意思是想要召唤那自由自在的鹤,但是无法如愿以偿。
- 月明幽涧松:形容月光洒在深山中的溪流旁,映照出松树的影子,显得格外美丽。
- 欲访紫岩迹:表示想要探寻这座古老寺庙的痕迹。
- 莓苔今几重:意味着如今山路上的青苔覆盖了厚厚的一层,显得异常古老和沧桑。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支硎山景色的诗篇,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支硎山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展现得淋漓尽致。首句“白云所宿处,远在牛头峰”开篇点题,形象地描绘了白云常驻之地——牛头峰,给人以宁静致远之感。接着,“我来振孤策,独蹑麇麚踪”展现了诗人独自前来的决心与勇气,以及对于支硎山的向往。
接下来的诗句中,“日落烟景沈,杳霭闻疏钟”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诗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仙境之中。而“支公久沦化,无人继谈宗”则透露出对那位高僧支遁的追忆和敬仰之情,也暗示着对于知识传承的渴望。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自然景观,“石室空崚嶒,流泉尚淙淙”描绘了支硎山中岩石嶙峋、泉水潺潺的壮丽景象。而“去鹤不可招,月明幽涧松”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向往,同时也隐含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欲访紫岩迹,莓苔今几重”则是诗人对于支硎山古迹的探访之情,以及对于历史遗迹保护的呼吁。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成功地传达了支硎山的美景和诗人的情感体验。它不仅是对自然风光的描写,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感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