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佛寺称最丽,洛下伽蓝鲜殊异。
请沐长从丞相游,祗惜香山远难至。
上冬十月大飞雪,禁苑层层冻云结。
卷幔惊看花絮飘,点衣化作缃纹缬。
朔风吹搅势转浓,特寻古刹烟岚重。
封将塔上千寻荔,寒到门前几树松。
香厨设馔饭尊客,啼煞慈鸦日将夕。
更上毗卢阁上观,万里山河一时白。
晚来颒水丼露盘,椒兰被体能忘寒。
何期太子浴堂内,竟作春风沂水看。
我今逝欲扫尘幭,到处追随傍车辙。
纵使宵深归路迷,敢道足寒伤马骨。

雪中陪益都相公请沐善果寺即事奉和原韵

长安佛寺称最丽,洛下伽蓝鲜殊异。

请沐长从丞相游,祗惜香山远难至。

上冬十月大飞雪,禁苑层层冻云结。

卷幔惊看花絮飘,点衣化作缃纹缬。

朔风吹搅势转浓,特寻古刹烟岚重。

封将塔上千寻荔,寒到门前几树松。

香厨设馔饭尊客,啼煞慈鸦日将夕。

更上毗卢阁上观,万里山河一时白。

晚来颒水丼露盘,椒兰被体能忘寒。

何期太子浴堂内,竟作春风沂水看。

我今逝欲扫尘幭,到处追随傍车辙。

纵使宵深归路迷,敢道足寒伤马骨。

注释:

  • 长安:指唐代的首都,今天的西安。
  • 佛寺:佛教寺庙。
  • 洛下:古代洛阳的简称。
  • 伽蓝:佛教建筑,寺院等。
  • 长从:长期跟从。
  • 香山:指诗人的朋友或熟人。
  • 禁苑:皇宫园林。
  • 卷幔:拉开窗帘,让阳光进来。
  • 缃纹缬:一种颜色,黄色带有白色的花纹。
  • 朔风:北方的寒风吹来。
  • 毗卢阁:佛教建筑,在现在的北京市海淀区。
  • 颒:洗脸。
  • 陵:台阶。
  • 颒水:洗脸的水。
  • 椒兰:香料。
  • 沂水:地名,山东临沂。这里是比喻春风温暖的地方。
  • 幭:帽子或头巾。
  • 车辙:车轮压出的印迹。
  • 宵深:夜深。
  • 慈鸦:乌鸦。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长安(今陕西西安)时写的一首咏雪诗。全诗以“瑞雪”为线索,描绘了一幅雪后长安城的景象,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诗人描绘了长安城雪景的壮丽和独特之处。他提到,在京城的佛寺中,雪花洁白如玉,与其他地方的雪相比有着不同的魅力。这里的“最丽”形容了长安城雪景的独特之美。接着,诗人又提到了洛阳的伽蓝寺,它因为与众不同的雪景而显得更加引人注目。这里的“鲜殊异”则强调了伽蓝寺在雪中的独特地位。
    诗人表达了自己与友人的深厚友谊。他提到,自己长期跟随丞相出行,但遗憾的是香山离得太远,难以相见。这里的“香山”指的是香山寺,它是诗人的朋友或熟人居住的地方。诗人用“远难至”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诗人描述了大雪过后的景象。他提到,在大雪纷飞的冬季,禁苑里的层层冻云都被雪花覆盖了。当人们拉开窗帘,看到雪花在空中飘落的时候,不禁感叹于这美丽的景色。这里的“卷幔”形象地描绘了雪花飘落的情景,而“点衣化作缃纹缬”则描绘了雪花落在衣物上形成的颜色变化。
    诗人描绘了夜晚的景色。他提到,在寒冷的夜晚,人们在院子里点起灯火,围坐在一起吃饭。然而,在这时,乌鸦却因为寒冷而发出凄厉的叫声。这里的“啼煞慈鸦”表达了人们对夜晚寒冷天气的感受。
    诗人登上了毗卢阁,看到了远方的美景。他看到万里河山都被大雪覆盖,一片洁白无瑕。这里的“山河一度”形容了雪后的景色之美。
    诗人提到了自己的感受。他提到,自己在晚上洗漱之后,感到身体已经暖和起来。这里的“暮来颒水丼”形象地描绘了晚上洗完脸后的感觉。同时,他还提到了自己在冬天吃辣椒酱的习惯,以此来取暖驱寒。
    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他提到,在春天的时候,他要去看望自己的太子朋友。在这里,“春风沂水”成为了诗人与友人相见的场景。然而,他却感到自己无法忍受寒冷的天气,只能在家中度过漫长的夜晚。这里的“竟作春风沂水看”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通过描绘长安城的雪景之美、与友人的深厚友谊以及自己在寒冷夜晚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