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园花发好颜色,白发欲看行不得。
负母能传江革心,娱亲自竭曾参力。
春花已落不再攀,高堂老去扶来难。
只今负手花前子,长把斯图带泪看。
【解析】
本诗是一首借物抒情的五言诗。诗人通过“春花”“行”、“老”“难”、“看”等关键词来表现主题,表达自己对年迈母亲和逝去青春岁月的感伤之情。
“题袁孝子负母看花图”是第一句,点明题旨,表明作者要吟咏的是袁孝子看花的故事。
第二句“东园花发好颜色”是说,东园里的花儿已经开放,颜色鲜艳好看。
第三句“白发欲看行不得”,说自己的白头发想要看,但行动却不行了。
第四句“负母能传江革心”,说能够继承江革那种孝顺父母的精神。
第五句“娱亲自竭曾参力”,说自己为娱乐老母耗尽了曾参那样的精力。
最后两句“春花已落不再攀,高堂老去扶来难”,说春天的花已经凋零,不能再去攀摘它;高堂上的老人年纪大了,难以扶着走。
最后一句“只今负手花前子,长把斯图带泪看”,说现在自己背着手站在花丛中的儿子面前,长久地看着这张描绘孝顺儿子看花的图画。
【答案】
示例:
东园花发好颜色,白发欲看行不得。
负母能传江革心,娱亲自竭曾参力。
春花已落不再攀,高堂老去扶来难。
只今负手花前子,长把斯图带泪看。
赏析:
首联以“东园花发”起兴,引出“看花”一事,既写出了袁孝子看花的背景,又暗含了袁孝子的身世。东园里盛开的百花争艳斗丽,色彩鲜艳,红的、黄的、紫的……五彩缤纷,令人目不暇接。但是,对于袁孝子来说,这一切都是那么遥远,他无法亲眼看到。这不禁使他想起他的双亲,想到自己白发苍苍,年华已逝,更无法像他们那样去看百花争妍斗艳了。这种无奈之情,溢于言表。
颔联“春花已落”与颈联中的“高堂老去”相承接,从侧面描写了袁孝子的生活状态。“春花”的落去,是大自然的规律,而“高堂老去”则是人的生命规律。人的一生,就像春天的花朵一样,有开也有谢。当花儿落去时,人们会惋惜,而当人老了时,又会无可奈何。因此,在这首诗中,“春花已落”不仅指春天的花朵凋落,更暗含着人的生命衰老,暗示着袁孝子年老多病的现状。
颈联写袁孝子看花后的感受。因为自己年老体弱,所以不能像其他年轻人那样去看花,也看不到那些美丽的花。但是,即使如此,袁孝子仍然想去看看。他想到了曾参,一个尽忠尽孝的人,他希望自己也能象曾参那样,尽心尽力地孝敬自己的父母。
过片后直接进入尾联。诗人以景结情,将画上的“春花”与现实中的“高堂”联系起来。“春花”虽然已经落去,但它曾经绽放过的美景依然留在人们的心中;而高堂上的老人则因为年老体弱,已经很难行走了。诗人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像画中的袁孝子一样,好好地照顾年迈的父母。
尾联“只今负手花前子,长把斯图带泪看”是对全诗的总结与升华。诗人用“负手”一词形容自己背对着孩子,“斯图”指袁孝子看花的故事的图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与哀愁之情。同时,这也暗示着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与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