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院前堆北沙,翰林院里通南衙。
填厅众制但分草,列馆一区长种花。
昆山夫子秉文府,授易远探七十家。
日翻缥册傍铜鹤,幔掣铃索驱馋鸦。
敕令掌笔定前史,美刺不杂萎与葩。
秪惭诸子滥藉氏,煦纰收秽烦钩爬。
从来道润鲜尘渴,菊苗芦菔不换茶。
况传五教警聋瞆,只手肯䣃悬田挝。
秋风院落久颓塌,骤见补葺翻叹嗟。
学人绩学有如是,请看壁上挥丹霞。

注释:

  1. 翰林院前堆北沙,翰林院里通南衙。
    注释:翰林院前面堆积了北沙,翰林院里与南衙相连相通。
  2. 填厅众制但分草,列馆一区长种花。
    注释:在大厅的墙上绘制着各种图案,而列馆则是一片长满花草的区域。
  3. 昆山夫子秉文府,授易远探七十家。
    注释:昆山夫子执掌文府,传授《易经》并深入探索七十个家庭。
  4. 日翻缥册傍铜鹤,幔掣铃索驱馋鸦。
    注释:每天翻阅着飘动的卷轴,伴随着铜鹤的陪伴和铃声的指挥,驱赶着贪婪的乌鸦。
  5. 敕令掌笔定前史,美刺不杂萎与葩。
    注释:皇帝的命令下,他负责审定历史的记载,既不美化也不丑化,就像枯萎的花和盛开的花一样。
  6. 秪惭诸子滥藉氏,煦纰收秽烦钩爬。
    注释:我只是感到惭愧,因为许多弟子们随意借用我的姓氏,使得我的名字变得杂乱无章。
  7. 从来道润鲜尘渴,菊苗芦菔不换茶。
    注释:自古以来,文人墨客追求的是清新雅致的生活,他们不会用菊花、芦笋、萝卜等普通食材来换取一杯清茶。
  8. 况传五教警聋瞆,只手肯䣃悬田挝。
    注释:何况我还传授五教,用警醒的语言教育那些耳聋的人,只是用一只手就能举起悬挂在田地里的大锤。
  9. 秋风院落久颓塌,骤见补葺翻叹嗟。
    注释:秋天的院落已经破败不堪,但突然看到修补后,我感到无比欣慰。
  10. 学人绩学有如是,请看壁上挥丹霞。
    注释:学者们学习的态度应该是如此,请看这墙壁上的挥笔,如同挥舞着丹砂一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