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亭子与云齐,千尺朱阑万仞梯。
无那使君登眺处,满檐山色杜鹃啼。
诗句如下:滕王亭子与云齐,千尺朱阑万仞梯。无那使君登眺处,满檐山色杜鹃啼。
译文如下:滕王的亭子高耸入云,朱红色的栏杆如同阶梯一般,直插云端。可惜啊,这美景只属于知州大人您一个人欣赏,我站在高处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满屋的山色在杜鹃的啼叫声中被映衬得更加鲜活。
关键词解释:
- 滕王亭子:指滕王阁,是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李邕等人游览时修建的亭台楼阁。
- 云齐:形容亭子高耸入云,直插天际,形象展现了亭子的雄伟。
- 千尺:形容亭子的高度极高,如同千尺之高。
- 朱阑:红色栏杆,象征着豪华和美丽。
- 万仞梯:形容台阶陡峭,如同万仞般高,形象地描绘了楼梯的高峻。
- 无那:无法,表示无奈之情。
- 使君:古代对知州、刺史等地方官员的尊称。
- 登眺:登高眺望,形容知州大人在此观赏美景的情景。
- 满檐:整个房屋的檐口都充满了,形容建筑的宏伟。
- 山色杜鹃啼:用杜鹃啼声来形容山上景色的美,增添了一种生动的画面感。
赏析:
《巴州歌再送陆知州》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出滕王亭的壮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知州大人登高远眺、欣赏美景的羡慕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自然景观的喜爱和向往。诗中不仅描绘了滕王亭的高大雄伟和朱阑万仞梯的陡峭,更通过杜鹃啼声这一细节,赋予了景物以生命力和情感,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动感和画面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深刻的情感体验。此外,通过对知州大人观景情景的描写,也间接表达了对于知州大人政绩的认可和期待,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地方官员的期望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