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带理流苏,流苏纷乱不能理。
当时罗帷鉴明月,皎皎容华若桃李。
一自君出门,深闺厌罗绮。
有人附书还,君到长干里。
名都莺花发皓齿,知君眷眷婵娟子。
太行之山黄河水,君心不测竟如此。
寄君翡翠之鹣钗,傅玑之堕珥。
劝君归来且欢喜。
卧疾空床为君起。

【注释】

结带理流苏:把丝带解开整理成流苏的样子。

罗帷鉴明月:在帘幕上反映月光。

皎皎容华:容貌美好如月,光彩照人。

君到长干里:你到了长安长乐里。

皓齿:洁白的牙齿。

婵娟子:美丽的女子。

太行之山黄河水:比喻人的心地和性情。

傅玑之堕珥:指代首饰。

翡翠之鹣钗:以翡翠为饰的宝钗。

卧疾空床为君起:我因病在床上躺着,却为你起身打扫房间。

【赏析】

此诗前六句写闺中怨思,中间六句写对远客的思念,最后六句则写自己病榻独坐,仍不忘思念远客。全诗语言质朴自然,而意境高远,情韵悠长,是一首别有韵味的佳作。

开头两句“结带理流苏,流苏纷乱不能理”,写女子梳妆打扮的情景:她将发髻用丝带束好,再梳理那缀满流苏的发辫,然而,由于心情烦乱,这流苏怎么也整理不好,只好任其散乱。这是女子内心的真实写照,既表现了女子的愁苦心理,又烘托出环境气氛。

第三句“当时罗帏映明月,皎洁容颜似桃李”。这里,“罗帏”即帘幕,“明月”与“罗帏”相映衬,渲染出一种温馨、宁静的气氛;“皎洁容颜”与“明月”相辉映,表现出主人公的美丽、端庄与纯洁。“若桃李”三字,进一步写出她的美貌,也暗含着她的希望。

第四句“一自君出门,深闺厌罗绮”,是说自从丈夫出门远去以后,家中就再也没有见到他的身影,于是,妻子也就懒得再穿华丽的衣服了。这里既反映了夫妻离别时那种无可奈何的心情,又从侧面写出了丈夫的不辞而别,以及由此引起的家庭矛盾。

五至八句写妻子对丈夫的深深思念。“有人附书还,君到长干里”两句,是说妻子收到丈夫的来信后,心中十分欢喜,因为信中说丈夫已经来到长安的长乐坊了。这一句既表明了妻子对丈夫的爱恋之情,又暗示了丈夫的归来,使全诗的情感有了一个新的发展。

九至十三句写丈夫的归来。“名都莺花发皓齿,知君眷眷婵娟子”两句,是对丈夫归来的热烈欢迎和热切盼望。“太行之山黄河水,君心不测竟如此。”意思是说,太行山上的黄河水啊,你的心思真难猜测啊,竟然变得如此之坏!这是妻子对丈夫不守诺言、变心的愤怒控诉。

十四句“寄君翡翠之鹣钗,傅玑之堕珥”是说,为了表示自己的爱恋之情,特地将心爱的翡翠之钗赠给丈夫,希望他能珍重自己,不要再变心了。“劝君归且欢喜”,是妻子对丈夫的殷切期望。最后两句“卧疾空床为君起”,是说自己因病卧床不起,却依然为丈夫起身打扫房间,希望他能够早日归来,共度欢乐时光。

这首诗虽然只写了短短四句,但却通过一个女子的心理变化过程,展示了一个女子在爱情生活中的不幸遭遇和内心痛苦。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特别是对景物的精心描绘,不仅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人物的心理活动,而且深刻地揭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全诗结构紧密,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