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绝学从今起,愿罄全功利有情。
罗典文章曾再世,悉昙天语竟销声。
众生茧缚乌难白,人性泥涂马不鸣。
本原不随春梦去,雪山深处见先生。
【译文】
千年绝学从今起,愿罄全功利有情。
罗典文章曾再世,悉昙天语竟销声。
众生茧缚乌难白,人性泥涂马不鸣。
本原不随春梦去,雪山深处见先生。
【注释】
曼上人:僧人名。述梵文典:《梵文大藏经》。成:完成。次西游:指前往西方取经。命题数语爰奉一什:意为提出几个问题并请求解答。丁未:农历丁未年,即公元1047年。夏五:农历夏季的第五个月,即初夏。
千年绝学从今起:指佛教典籍《梵文大藏经》的完成。绝学:指佛教的最高学问或最高教义。起:兴起、开始。
愿罄(qìn)全功利有情:希望用尽所有智慧和努力来帮助那些有情众生。罄:全部用完,竭尽。
罗典:唐代僧人,精通经典,有高深佛学造诣。文章:指他的著述。曾再世:指他在另一个世界继续存在。悉昙天语:指佛教经文的梵音。销声:消失的声音。这里指经文的梵音在世间不再流传。
众生:指所有的生命。茧缚:比喻束缚。乌:乌鸦。难白:难以洗清。人性:指人的本性、本性的人性。泥涂:指愚昧无知。马不鸣:指像马一样不会发出声音。
本原:事物的本源、本质。春梦:比喻虚幻不实的东西。这里指春天的梦。不随:不随着、不随着去。雪山:指喜马拉雅山,位于中国西部,佛教认为这里是修行的地方。见先生:遇见贤人,得到指点。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梵文大藏经》完成的欣喜之情,以及对佛教经典的尊崇和向往。诗人通过描绘僧人曼上人讲述《梵文大藏经》的经过,表达了自己愿意用尽智慧和努力来帮助有情众生的愿望。同时,诗人也对佛教经文的梵音在世间不再流传表示遗憾,感叹生命的短暂和世事的无常。最后,诗人以“雪山深处见先生”表达了自己对贤人的敬仰和向往。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充满了哲理和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