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江西吉水人,字公叙,一作功叙,号石溪。
永乐十六年进士。
授编修,官至侍读学士,署南京翰林院侍读学士。
居禁近二十余年,多所论列,负气节,笃行谊。
诏独修辽、金、元三史,力疾诠次不少辍。
欲修宋史,不克就而卒。
有《石溪文集》。
生卒年:1392-1452
明江西吉水人,字公叙,一作功叙,号石溪。
永乐十六年进士。
授编修,官至侍读学士,署南京翰林院侍读学士。
居禁近二十余年,多所论列,负气节,笃行谊。
诏独修辽、金、元三史,力疾诠次不少辍。
欲修宋史,不克就而卒。
有《石溪文集》。
生卒年:1392-1452
“渡江望南京有作”是这首诗的首句,它描绘了诗人在渡江时遥望着南京的景象。驿路南来四十程,舟人遥指到神京。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诗人从南方的驿站出发,沿着驿路南下,经过了四十里的距离,最终到达了神京城。这里的“驿路”、“程”和“舟人”都是关键词,它们分别表示了诗人所走的路途、行走的里程和船上的船员。 接下来是第二句:“云晴乍见青山出,风便宁知白浪惊。” 这一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晴朗的天空下,突然看到了青山
【解析】 解答此题,要注意结合诗句中的关键信息来分析。“位望朝端重,文章海内传”意思是:你的地位声望在朝廷中是崇高的,文章在天下流传着;“高风仪后辈,古道继先贤”意思是:你高尚的风范激励着一代代的人,你遵循古人的正道为后世树立了榜样; “门下三千士,人间八十年。”意思是:你的门下有三千名弟子,活了八十岁。“如公保全节,此日竟谁肩?”意思是:你保全了自身的清白节操,今天谁能继承你的大业呢
【注释】 高步云衢:比喻身居高位。二十年:指二十年间,即二十年后。新恩:新恩宠。特许:特准。田:指辞官退隐。文园:指司马相如,字长卿,西汉蜀郡成都人。病渴:病重口干。怜:怜悯。同告:一同告诉。亲舍:指王氏家族的亲戚。承颜:面承其颜,表示尊敬。羡独贤:羡慕他独自贤能。客路:指远离家乡的路。迥:远。吴苑:吴地的园林。遥倚:远远地靠依。乡山:指家乡。剡曲:剡溪,在浙江境内。 【译文】
【注释】 ①袁钦诚:人名,不详。 ②辞家:告别家乡。 ③从师:跟从老师。 ④庐(lú)岳:指庐山。 ⑤汉江:指长江。 ⑩分渔火:分照渔船上灯火。渔火,捕鱼的人用竹竿撑着的小船所冒的烟。 ⑪倚客舟:倚靠在船头。 译文 年轻力壮时离开家乡,到千里之外求学。 雨下得很密,庐山上的树木被雨水打湿了,山和江连为一体。 夜间在船上读书,可以看见渔火点点;早晨吟诵诗篇,可以听见船夫的歌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描述了胡太守被提拔为贵州宪使的场景。全诗如下: 登历中朝白发稀,一官趋拜出彤扉。 新辞虎竹分金节,重惹龙香满绣衣。 棠树成阴循吏去,柏台持宪远人归。 多君早负澄清志,此去应知愿不违。 注释: 1. 登历中朝白发稀,一官趋拜出彤扉。 - 登科入仕(登上仕途),中朝:朝廷; - 白发稀:年老色衰(年纪大); - 一官趋拜:指被任命为官职; - 出彤扉:走出宫门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1. “望著銮坡早,官兼鹤禁荣” - 诗句释义:望着宫殿(銮坡早)在清晨时分,官职高且荣耀。 - 注释:“著”意为“注视”,“銮坡”指的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早”指早晨。 2. “储皇承祀去,天子诏陪行” - 诗句释义:储君继承皇位离开,天子派遣我陪同前往南京。 - 注释:“储皇”指的是即将即位的皇帝,“祀去”指祭祀活动结束
我们来逐句解析这首诗: 1. 游杨鸿胪南园 - “游”字意味着游览或游玩。这里可能是指诗人对杨鸿胪南园的探访,表现出一种游览的意境。 - “杨鸿臚”是古代官职名,此处应为误写,应为“杨鸿胪”,即唐代诗人王之涣(一说为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淡泊,被后人誉为“诗中有画”。因此,这里的杨鸿胪可能是诗人的化用或者误写。 - “南园”通常指的是园林或者私人园林,是文人雅士常去的地方
【注释】 沈沈:深浓貌。禁漏:指古代宫廷的漏壶计时器。 宦游:宦者,即宦官。游,指在外任职。 异乡:他乡。 驿亭:供行旅歇宿之馆舍;山霭碧:形容山色苍翠,云气蒸腾;芙蓉江路:以江路为名的地方。 云衢:云路。比喻仕途。蹉跎:失时错过。 材大:才华出众。终应柱庙堂:最后应当在朝廷中做官。 【译文】 秋夜漫漫长,皇宫里的漏壶滴水声声,你和离人对坐红烛映照着别离的心肠。 早去的宦途上,离别了知心朋友
【注释】 吊:凭吊。涧:溪流。沧波:水深浪阔的样子。东去:向东流逝。自:自然地,不知不觉。 【赏析】 此诗写于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诗人由洛阳怀古,感慨万千,抒发了对北宋灭亡的悲愤之情。 开头两句:“春风吊古洛城边,一望川原思渺然。”春天的风,吹过洛阳城郊,凭吊着那早已消逝的朝代,心中不禁涌起无限的感慨。“川”指平原,“原”指丘陵。“渺然”,形容思绪无限,遥远无边。 “绿野堂堙空宿燕
诗句释义 1 “儒林尽拜渥恩新”:这句诗意味着在儒林(指儒学或学术界人士的聚集地)中,所有的人们都接受了皇帝的新恩。这里的“儒林”指的是学者群体,而“渥恩新”则表示皇帝对学者们给予了大量的恩惠和荣誉。 2. “勇退如公复几人”: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那些能够勇敢地辞去高位、回归自然生活的人的钦佩。这里的“公”可能是指古代的高官,而“勇退”则表示他们敢于放弃权力,选择隐居生活。 3.
李殷鼎,字元缉,是明代著名的诗人。以下是对李殷鼎的详细介绍: 1. 基本介绍 - 姓名与字号:李殷鼎,字元缉。 - 籍贯背景:李殷鼎为新宁人,其生活与创作都与该地有着深厚的联系。 - 官职经历:官鸿胪寺序班,这是李殷鼎在明代所担任的官职。 2. 文学成就 - 诗作特色:李殷鼎的诗作以五言律诗为主,其中《津口登舟》就是其代表作之一。这些作品体现了他在诗歌创作方面的深厚功力和独特风格。 -
沈懋德是明代的诗人。 字景文,号云门,出生于1894年的重庆巴县。他是一位具有深厚文学造诣的诗人,对后世有着广泛的影响。在诗作中,沈懋德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才情和志向,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与变革。他的诗歌作品在当时受到广泛的赞誉,对推动中国文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明江西吉水人,字公叙,一作功叙,号石溪。 永乐十六年进士。 授编修,官至侍读学士,署南京翰林院侍读学士。 居禁近二十余年,多所论列,负气节,笃行谊。 诏独修辽、金、元三史,力疾诠次不少辍。 欲修宋史,不克就而卒。 有《石溪文集》。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