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沈沈禁漏长,锦筵红烛对离肠。
宦游早散辞知已,客思明朝叹异乡。
杨柳驿亭山霭碧,芙蓉江路水风凉。
云衢莫怪蹉跎久,材大终应柱庙堂。

【注释】

沈沈:深浓貌。禁漏:指古代宫廷的漏壶计时器。

宦游:宦者,即宦官。游,指在外任职。

异乡:他乡。

驿亭:供行旅歇宿之馆舍;山霭碧:形容山色苍翠,云气蒸腾;芙蓉江路:以江路为名的地方。

云衢:云路。比喻仕途。蹉跎:失时错过。

材大:才华出众。终应柱庙堂:最后应当在朝廷中做官。

【译文】

秋夜漫漫长,皇宫里的漏壶滴水声声,你和离人对坐红烛映照着别离的心肠。

早去的宦途上,离别了知心朋友,明日踏上异乡,我不禁感慨万千。

杨柳依依送君别,山色苍翠云雾间;芙蓉盛开江路旁,清风徐徐水波凉。

莫怨仕途道路远,你的才华定会大显身手,最终会在庙堂中建功立业。

【赏析】

此诗是作者送黎太守赴南京途中所作。全诗以写景为主,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黎太守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仕途的热望之情。

首联“秋夜沈沈禁漏长”,“沈沈”二字用得极妙,既写出夜幕沉沉、寒气袭人的氛围,又烘托出主人公内心的凄清和孤寂之感。而“锦筵红烛”,则点出宴会已结束,与“对离肠”遥相呼应,渲染出离别的气氛。

颔联“宦游早散辞知已,客思明朝叹异乡”,直接点出诗人送别的缘由。这里,诗人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写自己和黎太守的离别,反衬出自己对黎太守的深厚情谊。

颈联“杨柳驿亭山霭碧”,“杨柳驿亭”,点明地点;“山霭碧”形象地描绘了山色苍翠、云气蒸腾的美景,与上句的“锦筵红烛”、“禁漏长”相互映衬,更增添了离别的气氛。

尾联“芙蓉江路水风凉”,以景结情,既点出了送别之地,又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而“云衢莫怪蹉跎久,材大终应柱庙堂”,则寄予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体现了诗歌的艺术魅力,又展示了诗人高超的审美情趣和深厚的文化功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