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赏叶通三,宸游契重九。
兰将叶布席,菊用香浮酒。
落日下桑榆,秋风歇杨柳。
幸齐东户庆,希荐南山寿。

注释:

  1. 睿赏叶通三,宸游契重九。——皇上的赏识像树叶一样畅通无阻,皇帝的游玩和我们重阳节的相遇很相投合。
  2. 兰将叶布席,菊用香浮酒。——兰花将叶子铺在桌子上,菊花用花香漂浮着美酒。
  3. 落日下桑榆,秋风歇杨柳。——夕阳落在了桑榆树和杨柳之间,秋天的气息也渐渐地消散了。
  4. 幸齐东户庆,希荐南山寿。——有幸能到齐国的东家去庆祝,希望能向南方的山岳献上寿礼。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写于公元767年(唐肃宗上元二年)重阳节期间。这是一首应制诗,即应皇帝之命而作的颂圣之作。全篇围绕登高和饮酒展开,抒发了自己对朝廷的向往之情,以及对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感慨。
    首联“睿赏叶通三,宸游契重九”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于朝廷的向往之情。“睿赏”,指朝廷的英明赏识;“叶通三”,比喻这种赏识像树叶一样畅通无阻,无处不在。“宸游契重九”,则是指皇帝的游历和重阳节的相遇非常相投合。这里的“宸游”是指皇帝的出行,“契重九”则是指重阳节的习俗。
    颔联“兰将叶布席,菊用香浮酒”则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兰花将叶子铺在桌子上,菊花用花香漂浮着美酒。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使得自然景物仿佛有了生命一般,更富有情感色彩。
    颈联“落日下桑榆,秋风歇杨柳”则通过写景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落日之下,桑榆树和杨柳都显得格外凄凉;秋风之中,杨柳已经凋零殆尽。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使得原本美好的景色变得有些萧瑟。
    尾联“幸齐东户庆,希荐南山寿”则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感慨。他希望自己能有幸到齐国的东家去庆祝,同时也希望能够向南方的山岳献上寿礼。这里的“齐东户庆”指的是齐国的东家,而“南山寿”则是指南方的山岳。
    整首诗以登高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生活的感悟,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向往之情以及对于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杜甫诗歌的特点,即善于运用比兴手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手法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