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来林下不知春,一种佳游事也均。
绛叶从朝飞著夜,黄花开日未成旬。
将曛陌树频惊鸟,半醉归途数问人。
城远登高并九日,茱萸凡作几年新。

【注释】

1、林:树林。

2、绛叶:深红色的树叶。

3、曛:黄昏,傍晚。

4、黄:指菊花。

5、并:一同。

6、登高:登高远眺。

7、茱萸:一种植物名,古人用来插在头上避邪。

【赏析】

此诗是写重阳节的。诗人以清新淡雅的笔触描绘了重阳佳节的秋日景色,表现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首句说“不知春”,意思是重阳节时已过了立春,但人们并不觉得季节已经变了。这是由于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而秋天天气凉爽,使人忘却了春天的暖意,所以不觉得是春天。

次句说重阳节有许多好事情要做。这里的“佳游事”指的是游山玩水,也就是登高赏菊。

三、四两句描写了重阳节的美景。“绛叶从朝飞著夜”,说的是枫叶从早晨飘落直到深夜才停。这里用一个“著”字,把枫叶从早晨飘落到夜晚的过程写得非常生动。“黄花开日未成旬”,则写了重阳节菊花盛开的景象。“未成旬”是说还没有满十来天。这两句诗通过枫叶和菊花的不同状态,写出了重阳节的美丽景色。

五、六两句写的是作者在重阳节这天的生活。“将曛”(天色将晚)之时,作者还在树下观赏着美丽的景色,不时惊动树上的鸟;而当作者酒醉回家的时候,却在路上碰到了几个问他路的人。“频惊”、“频问”二字写出了作者在这一天里忙个不停。

最后两句写的是作者重阳节当天的活动。“城远登高并九日”,说明他一大早就出门去了。“并”在这里是“一起”的意思。“茱萸凡作几年新”,写的是茱萸的习俗。茱萸是古人认为可以避邪的植物,所以每到重阳节时,都要把它插在头上或做上几个小袋子挂在门上,以求辟邪消灾。“几年新”是指多少年才重新制作一次。这两句诗既写了作者重阳节当天的活动,也写了他的感慨——这种习俗大概已经持续了多少年了。

整首诗语言简练,形象生动,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浓厚的民俗色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