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节乘原野,宣游俯崖壁。
秋登华实满,气严鹰隼击。
仙菊含霜泛,圣藻临云锡。
愿陪九九辰,长奉千千历。
【注释】
九日:指重阳节。幸临渭亭:皇帝到渭池亭子去游玩。登高应制:参加重阳登高的应制诗。应制:古代帝王的诏令,臣下要按皇帝的意思写文章。历字:这里指日历。
暮节:晚秋的节气,即寒露节。原野:指郊野。宣游:皇帝出巡时所经的路线。俯崖壁:俯视山崖。
华实满:指秋天的果实已经成熟。气严:天气晴朗,气候寒冷。鹰隼击:指鹰在秋空中盘旋,隼在空中飞行。
仙菊含霜泛:指菊花在霜露中盛开。圣藻:皇帝的车驾。临云锡:指车驾经过的地方。
长奉千千历:意思是永远陪伴皇帝,为皇帝记录年历。
【赏析】
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九年(721)重阳节,皇帝到渭池亭子去游玩,并应制作诗一首。诗人以“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历字”开篇,交代了此行的目的。首句中的“幸”,意为有幸、有福;“临”,指来到;“渭亭”,指皇帝到过的渭地亭子,即今天的西安城西北的兴庆宫;“登高”则指重阳节的习俗,即登高远眺,观赏秋景;“应制”,即应皇帝的命作诗。全句的意思是说,有幸来到渭地亭子,登上高山观赏秋天的景色,并作了一首诗。
第二句“暮节乘原野,宣游俯崖壁”。原野:郊野,即郊游的地方。宣游:皇帝出游时所经过的道路。两句的意思是说,到了傍晚时分,来到了郊外,沿着皇帝出游的道路俯视着山崖。
第三句“秋登华实满,气严鹰隼击”。华实满:指秋天的果实已经很丰富了。气严:天气晴朗寒冷之意。鹰隼击:鹰在秋风中盘旋,隼在高空中飞翔。两句的意思是说,秋天到来时,果实已经非常丰满,天空中的风清气朗,秋鹰和秋隼也在飞翔嬉戏。
第四句“仙菊含霜泛,圣藻临云锡”。仙菊:指秋天开放的菊花,含有神仙的意象。含霜泛:指霜露中的菊花盛开。圣藻:指皇帝的车驾。临云锡:指车驾经过的地方。两句的意思是说,秋天到来时,菊花在霜露中盛开,皇帝的车驾经过之处,霜露中也有菊花开放。
第五句“愿陪九九辰,长奉千千历”。九九辰:指北斗七星,古人认为北斗七颗星连成直线就是一条横线,叫做斗柄,斗柄指向东南,表示四季交替,一年之中有春、夏、秋、冬四季之变化。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希望能陪侍皇帝到北斗七星那里去,长久地记录着年历。
整首诗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描绘了秋天的到来,以及秋季里各种事物的变化。诗人通过对秋天的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人还通过皇帝与百姓的互动,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