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飒秋声楼上闻,霜风漠漠起阴云。
不见携觞王太守,空思落帽孟参军。
风吟蟋蟀寒偏急,酒泛茱萸晚易醺。
心忆旧山何日见,并将愁泪共纷纷。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逐句进行解析,最后总结概括。

(1)

首联“萧飒秋声楼上闻,霜风漠漠起阴云。”意思是:秋风在楼上萧瑟地吹来,霜风渐渐浓密,天空中飘起了阴云。“萧飒”形容风吹叶声,又兼指秋风。“秋声”、“霜风”都是秋风的意象,“楼”表明地点是登高之处。“漠漠”指浓重的样子,“阴云”是说天气由晴转阴,即秋天将尽,冬意已浓。

(2)

颔联“不见携觞王太守,空思落帽孟参军。”意思是:没有见到携酒前来助兴的王太守,只有空想孟浩然那种不拘形迹、潇洒自如的形象。王太守是作者的朋友,孟参军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字,这里代指孟浩然。“落帽”典出《晋书·山简传》,晋朝山简任荆州刺史,有一天到武昌码头观看打鼓,他脱下官帽向天一抛,正好落在他的部下司马索远的头上。司马索远拾起官帽戴在头上,也向天一抛,官帽落在了简的头上。后来人们就用“落帽”来比喻超脱物外、自由自在的生活。“落帽”在这里指孟浩然的洒脱。“空思”表明作者只能通过想象来怀念孟浩然。

(3)

颈联“风吟蟋蟀寒偏急,酒泛茱萸晚易醺。”意思是:秋风在蟋蟀声中吟唱,更显得凄冷;酒在茱萸的芬芳中泛开,到了傍晚就更容易醉倒。“吟蟋蟀”“泛茱萸”分别写出了秋季的特征。“风吟蟋蟀”与“风泛茱萸”相对应,都写出了秋天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在宴会上的孤独寂寞之感。“寒”“易”二字点出了季节特征。

(4)

尾联“心忆旧山何日见,并将愁泪共纷纷。”意思是:心中常常思念着那片山景,不知道哪天才能见到它们;把愁绪与眼泪一起洒向大地。“旧山”指故乡,诗人借“旧山”表达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愁泪”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答案】

示例:

九日北楼宴集

萧飒秋声楼上闻,霜风漠漠起阴云。

不见携觞王太守,空思落帽孟参军。

风吟蟋蟀寒偏急,酒泛茱萸晚易醺。

心忆旧山何日见,并将愁泪共纷纷。

译文:

秋日的萧飒之声从楼上传来,阵阵寒风带来阵阵阴云。

没有看见前来助兴的王太守,只空想那洒脱自由的孟参军。

秋风中的蟋蟀声叫得很凄切,黄昏时酒泛着茱萸香容易使人喝醉,我的心情也像这酒一样变得忧郁。

我时常想念着家乡的山水,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只好将我的忧愁和泪水一起洒向大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