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不高,地不大。惟有真心,物物俱含载。
不用之时全体在。用即拈来,万象周沙界¤
虚无中,尘色内。尽是还丹,历历堪收采。
这个鼎炉解不解。养就灵乌,飞出光明海。
苏幕遮,是古代汉族诗词中的一首词,由北宋诗人苏轼所作。以下是对这首词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注释
- 天不高,地不大:比喻事物的范围或空间并不大,但内容却非常丰富。
- 惟有真心:只有真挚的心才能包含一切。
- 物物俱含载:所有事物都包含了其中。
- 不用之时全体在:不需要时,一切都在。
- 用即拈来:一使用,一切都显现出来。
- 万象周沙界¤:万物都在沙子的边界内。
- 虚无中,尘色内:在虚无之中,所有的颜色都隐藏起来。
- 尽是还丹:都是返本归元的真气。
- 历历堪收采:清晰可见,可以收集和利用。
- 这个鼎炉解不解:这个鼎炉是否能够炼化万物。
- 养就灵乌:培养并使鸟儿得到滋养,这里比喻修炼成仙。
- 飞出光明海:从黑暗中飞向光明的世界。
译文
天空并不高远,大地并不辽阔,
唯有内心的真诚包容了一切。
不需要的时候,一切都存在;
一旦运用,万象皆显现,
在虚无缥缈中,所有的色彩都被遮蔽。
一切都是真实的,清晰可见可取,
就像炼丹一般,将内在的精华提炼。
在这个鼎炉里,是否能够炼化万物?
通过修炼得到滋养,让鸟儿得以飞翔,
从黑暗中飞向光明的世界。
赏析
苏轼的《苏幕遮》以简练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展现了他对自然、宇宙以及人生的独特见解和感悟。诗中通过对“天”、“地”、“真心”、“不用”等概念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哲学思想。同时,通过对“万象”、“虚空”、“还丹”、“鼎炉”等元素的运用,展示了作者对于修行、悟性以及宇宙万物本质的深刻理解。整首诗不仅富有哲理,而且语言优美,情感深沉,是宋词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