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
瞿塘峡口水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
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闇鸟一时啼。
【其二】
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静山空歇又闻。
蛮儿巴女齐声唱,愁杀江楼病使君。
【其三】
巴东船舫上巴西,波面风生雨脚齐。
水蓼冷花红簇簇,江篱湿叶碧凄凄。
【其四】
江畔谁人唱竹枝?前声断咽后声迟。
怪来调苦缘词苦,多是通州司马诗。
竹枝词四首
【其一】
瞿塘峡口水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
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闇鸟一时啼。
【其二】
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静山空歇又闻。
蛮儿巴女齐声唱,愁杀江楼病使君。
【其三】
巴东船舫上巴西,波面风生雨脚齐。
水蓼冷花红簇簇,江篱湿叶碧凄凄。
【其四】
江畔谁人唱竹枝?前声断咽后声迟。
怪来调苦缘词苦,多是通州司马诗。
诗句注释:
- 瞿塘峡口:位于重庆市奉节县,是长江上游三峡之一,也是瞿塘峡的一部分。水烟低:形容烟雾弥漫的样子。白帝城:位于今重庆市奉节县,历史上的白帝城是三国时期蜀汉皇帝刘备的陵墓,也被称为“白帝庙”。月向西:指月亮向西边移动,即傍晚时分。
- 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闇鸟一时啼:当歌声到达高潮时,寒风中的猿猴和昏暗中的鸟儿都同时啼叫。
- 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静山空歇又闻:竹枝曲的哀怨之音让人感到痛苦,不知是谁在唱;晚上安静时,又听到了这悲伤的旋律。
- 蛮儿巴女齐声唱,愁杀江楼病使君:四川的蛮族女子和巴州的男子一起唱歌,使得生病的使君(古代官职)更加忧郁。
- 巴东船舫上巴西,波面风生雨脚齐:在巴东地区(今重庆市奉节县)的船上,波浪拍打着岸边,风起时带着雨水的飞溅。
- 水蓼冷花红簇簇,江篱湿叶碧凄凄:水中的水蓼花朵鲜艳欲滴,江边的柳树和篱笆上的叶子都湿漉漉的,呈现出一种凄凉的美。
- 江畔谁人唱竹枝?前声断咽后声迟:江边有谁会演唱这首竹枝曲?前段的旋律已经结束,后面的旋律却迟迟未能开始。
- 怪来调苦缘词苦,多是通州司马诗:奇怪地,这首曲子之所以如此悲伤,是因为它的歌词本身就充满了苦涩。这首曲子多半是由通州(今重庆市涪陵区)的司马所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瞿塘峡口的自然美景以及当地人民的生活状态。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诗人成功地传达了竹枝曲中所蕴含的深厚情感和悲凉氛围。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景物和人物动作,如“夜静山空”、“寒猿闇鸟”等,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和感染力。同时,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手法,将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相映成趣,使整首诗歌富有层次感和深度。此外,诗人还通过对竹枝曲歌词的引用和解读,揭示了其中的深层含义和艺术魅力。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