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拍井梧干叶堕,翠帏雕槛初寒。薄铅残黛称花冠,含情无语,延伫倚阑干。
杳杳征轮何处去,离愁别恨千般。不堪心绪正多端,镜奁长掩,无意对孤鸾。

临江仙

霜拍井梧干叶堕,翠帏雕槛初寒。薄铅残黛称花冠,含情无语,延伫倚阑干。

杳杳征轮何处去,离愁别恨千般。不堪心绪正多端,镜奁长掩,无意对孤鸾。

注释:

  • 临江仙:词牌名。本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调,又名“雁后归”、“画眉桥”。
  • 霜拍:形容秋霜拍打梧桐树的声音。
  • 井梧:指的是井边的梧桐树。
  • 干叶:枯落的叶子,这里指秋日的树叶。
  • 翠帏:指装饰华美的帘子。
  • 雕槛:雕刻精美的栏杆,这里指精美的门框。
  • 薄铅:薄薄的铅粉,古代女子化妆用的化妆品,用来修饰容颜。
  • 残黛:指未完成的妆饰,这里指未完全脱落的胭脂。
  • 称花冠:指佩戴着花状的发饰,这里指花冠。
  • 延伫:徘徊、逗留的意思。
  • 杳杳:遥远的样子,这里指车马行踪难以追寻。
  • 征轮:指代车轮转动的声音,也指车辆。
  • 离愁别恨:离别时的愁苦和遗憾的心情。
  • 孤鸾:古代传说中凤凰的一种,象征着尊贵和吉祥,这里借指孤独无依的人或事。
    赏析:
    这首词通过描写女子对远方行人的思念之情,展现了一幅秋日景色与人物情感相结合的画面。
    上片开头,作者以“霜拍井梧干叶堕,翠帏雕槛初寒”两句描绘了深秋时节,秋霜打在梧桐树上发出声音,而精致的帘子和雕刻精美的栏杆也开始感到寒冷。这两句既营造了一个清冷的氛围,又为下文女子的情感铺垫了背景。接着,“薄铅残黛称花冠,含情无语,延伫倚阑干”三句则进一步描绘了女子妆容未卸、眼神含泪却无言以对的场景。她独自站在栏杆前,凝望着远处,似乎在期待着什么。
    下片开头,“杳杳征轮何处去,离愁别恨千般”两句,表达了女子对于行人离去后无法得知他的消息的担忧和无奈。她只能默默地凝视着他的车轮消失在远方,心中充满了深深的忧虑和遗憾。接下来,“不堪心绪正多端,镜奁长掩,无意对孤鸾”三句,则揭示了女子内心的纠结和矛盾。她知道自己有许多心事需要处理,但又无法找到合适的人倾诉。因此,她常常将镜子关闭起来,不愿意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女子对远方亲人或朋友的思念之情的画面。它不仅展示了女子的美丽和哀怨,还表达了她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无助。这种情感的表达方式既有传统的文人雅韵,又有民间生活的质朴气息,展现了词人在艺术上的高超技巧。同时,这首词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离别和思念的主题已经深入人心,人们对于这些主题有着广泛的共鸣和感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