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青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

《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是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一首词,该词上片写春日女子梳妆打扮的情景,下片写春夜欢宴之后,词人独自在深院中独酌思夫之情。此词以“见”与“不见”作强烈对比,抒发了对丈夫王焕的深切思念之情。

诗句:

  • 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宝髻(指发髻)松散地挽起,淡淡的妆容已涂抹完毕。
  • 青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青烟和翠雾缭绕在身上,像轻飘飘的柳絮和飘荡不定的丝线。
  •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如果能够不见面,那该多好;有感情不如没有感情。
  • 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笙歌声停止以后,酒意刚刚醒来,深院里只有我一个人静静地坐着。

译文:
松散地挽着的宝髻,淡雅的妆容已经涂抹完毕。
青烟绿雾笼罩着身姿轻盈的身影,像飘动的柳絮,又如同游丝般难以捉摸。
相见时不如不见,有情不如无情。
笙歌散去后,酒意才刚刚醒,深院里月光斜斜,人儿也静静坐落。

赏析:
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天里的梳妆、饮酒以及夜晚的孤寂生活。上片主要写女子梳妆打扮的情景,用”宝髻松松挽就”和”铅华淡淡妆成”形容女子精心装扮的样子,而”青烟翠雾罩轻盈”则进一步渲染了她美丽动人的形象。下片则是写春夜欢宴后的孤单寂寞,”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表达了女子对丈夫深深的思念和无奈之情。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李清照高超的诗词造诣和深厚的艺术功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