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眦入飞鸟。正江南、梅雨初晴,乱山浮晓。凤去台空箫声断,惟有疏林鸦噪。但空锁、吴时花草。指点中原青山外,奈征尘、迷望愁云绕。佳丽地,谩凝眺。
清风助我舒长啸。问其中、虚帘曲槛,阅人多少。风景不殊江山在,况是英雄未老。且拚与、尊前一笑。欲说前朝兴亡事,唤谪仙、来共传清醥。归路晚,月明照。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情感;抓住重要诗句理解内容和思想感情;最后归纳答案即可。

“决眦入飞鸟”是说作者眼含泪水,凝视着飞翔在天空中的飞鸟;“凤去台空箫声断”是说凤凰已去,高台空寂,只有萧声断了;“但空锁、吴时花草”,只是空锁着吴时花草而已;“指点中原青山外,奈征尘、迷望愁云绕”意思是指点中原,只见到青山之外,但是征尘缭绕,令人愁苦;“佳丽地,谩凝眺”意思是这里风景优美,可惜英雄无用武之地;“清风助我舒长啸”意思是风清气爽帮助我长啸;“问其中、虚帘曲槛,阅人多少”意思是问其中那些虚帘曲槛,有多少故事可叙;“风景不殊江山在,况是英雄未老”是说风景依旧,山河依旧,况且英雄尚在,年事尚轻;“且拚与、尊前一笑”意思是暂且在酒席前开怀畅笑一番;“欲说前朝兴亡事,唤谪仙、来共传清醥”意思是想要说一说前朝的兴亡事,请仙人李白过来共同分享美酒;“归路晚,月明照”意思是回程的道路还很长,月光明亮照耀。

赏析:

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春,词人任两浙路盐官(今浙江海宁)兼知杭州时。词中抒发了词人对北宋灭亡及自己遭遇的无限感慨,表达了他壮志难酬、报国有心却遭奸佞排挤、不得重用的痛苦心情。上片写登楼远眺之景,下片则抒写怀古伤今之情,借咏史抒怀抱。

开头两句“决眦入飞鸟。正江南、梅雨初晴,乱山浮晓。”以决眦入飞鸟表现其忧思郁结,又以“梅雨初晴,乱山浮晓”描绘出一幅江南水乡初霁的图景。这三句为远景,由近而远,勾勒出一片烟雨蒙蒙、山色朦胧的景象。“凤去台空箫声断”一句则由景及情,以“凤去台空”表达出自己功业无成的悲愤之情。“惟有疏林鸦噪”一句则由景及人,以“疏林鸦噪”表达出自己孤独寂寞、无人理解的悲哀之情。

过片“清风助我舒长啸”一句,则由景及情,以清风助其长啸表达其壮志难酬的激切之情。“问其中、虚帘曲槛,阅人多少”一句则是词人进一步由景及情,通过询问其中虚实、曲槛虚阑,表达出自己壮志未酬、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风景不殊江山在,况是英雄未老”一句则是词人进一步由景及情,通过江山依旧、英雄犹在表达其功业无成、壮志难酬的悲哀之情。

下片写登楼远眺之景,以登高望远之景反衬自己壮志未酬的哀愁。“佳丽地,谩凝眺”一句是说这里风景优美,可惜英雄无用武之地。“清风助我舒长啸”一句则是说风清气爽帮助我长啸。“问其中、虚帘曲槛”一句则是说询问其中那些虚帘曲槛,有多少故事可叙。“风景不殊江山在,况是英雄未老”一句则是说风景依旧,山河依旧,况且英雄尚在,年事尚轻。“且拚与、尊前一笑”一句则是说暂且在酒席前开怀畅笑一番。

过片之后,词人笔锋一转,开始抒发怀古伤今之情怀:“欲说前朝兴亡事,唤谪仙、来共传清醥”。此处词人借用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典故,以“召饮”的方式向其倾吐心中所想。“归路晚,月明照”两句则是写归途漫漫,夜已深沉,明月当空,照着归途。此时词人的心情更加复杂。

此词上片主要描写词人登高望远的所见所闻,下片则抒发词人怀古伤今的所感所想。全词结构严密,层次清晰,抒情真挚感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