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株烟柳荒城外,依依暮帆曾驻。小扇障尘,轻舆贴岸,谁料重行吟处。流光暗度。怅兰溆春移,苇汀秋聚。可奈清愁,快呼艇子载将去。
中年怀抱易感,甚风花水叶,犹似孤旅。伴鹤幽期,随莺乐事,还是情乖意负。衣尘帽土。但杜镜堪羞,贺囊偏□。待报山灵,莫教云壑妒。

【注释】:

重游番阳:指重游故地。

两株烟柳:指两座山。烟柳,即山柳。

依依:依恋不舍的样子。

小扇障尘:用小扇遮挡风尘。

轻舆贴岸:轻便的车轿贴近水边。

流光暗度:流逝的日光暗暗地穿过。

怅兰溆春移:怅恨春天已经逝去,而兰溆(兰泽)依然如旧。溆,水边的平地。

苇汀秋聚:秋天时芦苇丛中聚集着一群野鸭。汀,水边平地。

可奈清愁:怎能忍受这深深的忧愁。

快呼艇子载将去:快让船夫带我离开这里。

伴鹤幽期:与鹤为伴的幽静日子。

情乖意负:感情不投合,意志不相通。

衣尘帽土:形容衣服上沾染了灰尘和土尘。

杜镜堪羞:杜甫曾用“朱门酒肉臭”讽刺豪门贵族的奢侈腐化,此处以杜镜自比。

贺囊偏□(wù):用贺知章的《咏怀》诗:“镜中衰鬓已先斑”中的“斑”字来自嘲。贺老自称镜里人,此处用贺老自比镜中人。

【赏析】:

此词是作者重游故地时作。首两句写故地重游,但见荒城外的烟柳依旧,暮帆曾驻,不禁感叹时间过得太快,自己已是垂暮老人。下阕写重游后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故土的深深怀念之情。

上片开头两句写重游故地,但见荒城外的烟柳依旧,暮帆曾驻,不禁感叹时间过得太快,自己已是垂暮老人。“依依暮帆曾驻”,一个“曾”字,说明作者此次重游并非第一次,而是第二次了。前次来过之后,作者就再也没有回来过,而今又来到这里,心中自然感慨万千。

“流光暗度。怅兰溆春移,苇汀秋聚。”三句写时光飞逝,景物变化。“流光”,指流水。这句意思是说,随着时间的不断消逝,曾经美丽的兰溪、苇塘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春天过去,夏天来临。“春移”、“夏聚”,既写出景物的变化,也写出作者心情的变化。“可奈清愁,快呼艇子载将去”,两句是说,我实在难以忍受这深重的忧愁,请快让船夫拉我走吧。这里的“可奈”二字极有分量,它不仅写出了作者此时的心境,而且表现出他无可奈何的心情。

下片开头两句写重游后的所见所感。“中年怀抱易感”两句承上启下,承接上片的感慨而来,进一步抒发自己的情感。“中年”一句点明题旨,说明此时作者已经是中年了。作者之所以如此伤感,是因为自己已经老了,所以很容易产生感伤的情绪。“甚风花水叶”,是说自己容易伤感的原因。“犹似孤旅”,表明自己孤独无依,无人相伴。“伴鹤幽期,随莺乐事,还是情乖意负。”三句是说自己虽然想和鹤鸟、黄莺一样度过快乐的日子,可是却总是不能如愿,原因是由于自己与它们没有相同的情趣。“衣尘帽土”一句是说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因为自己已经年老体衰,所以生活状态不佳。“待报山灵”,两句是说自己要报答大自然的美好恩惠。“莫教云壑妒”,两句是说不要嫉妒自己。

这首词通过描写自己与故国山水之间深厚的感情,表达出自己思念国家和人民的感情,同时也反映了南宋统治阶级苟且偷安的现实。全词意境高远,风格沉郁悲壮,语言优美,富有真情实感,是一首优秀的词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