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云休雨风还作,交相醒花苏柳。字满吟灰,痕添坐席,赢得新愁痴守。归期未有。负小院移兰,故园尝韭。谩道春来,沉腰惟觉似秋瘦。
烧灯时候是也,楚津留野艇,曾趁芳友。问月赊晴,凭春买夜,明月添香解酒。□知别久。怅帝陌论心,客尘侵首。戏鼓声中,旧情犹在否。

齐天乐·庚戈元夕都下遇赵立之

倦云休雨风还作,交相醒花苏柳。字满吟灰,痕添坐席,赢得新愁痴守。归期未有。负小院移兰,故园尝韭。谩道春来,沉腰惟觉似秋瘦。

烧灯时候是也,楚津留野艇,曾趁芳友。问月赊晴,凭春买夜,明月添香解酒。□知别久。怅帝陌论心,客尘侵首。戏鼓声中,旧情犹在否。

【注释】

①庚戈:金戈铁马之意。 ②倦云休雨风还作:倦极的云彩,休息了的雨,又刮起了大风。 ③交相:相互交错。④吟灰:写诗的墨迹未干。 ⑤归期未有:没有确定的回家时间。⑥负:辜负。⑦移兰:移栽兰花。 ⑧故园尝韭:故园里曾经种过的韭菜。 ⑨谩道:空自说。⑩沉腰:指女子腰身瘦弱的样子。⑪楚津:指江流湍急之处。⑫留野艇:停泊在郊外的小船。⑬□知:岂知道? ⑭帝陌:皇帝赐给的大道旁。⑮客尘:旅途中的尘埃。⑯戏鼓:游戏性的鼓点。⑰旧情:从前的感情,指恋人之间的感情。

【译文】

厌倦了云散去、雨停歇,春风又吹来了;相互交错地拂醒了花柳。写诗的墨迹未干,已经染上了几许闲愁。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家,辜负了庭院里移植来的兰花,在故园里曾经种过韭菜。白白地说春天来了,但只有那纤细的腰身才感觉到秋天的清瘦。

在元宵节这天,我在江畔留宿了一只小船,曾经与朋友一起游玩赏月。询问月亮是否晴朗,借着春天的暖和去买夜灯。明月的香气让人沉醉,能解酒消愁。岂知道分别已久,皇帝赐给的大道旁,客尘已经沾满了头脸。在游戏的鼓声中,旧日的感情依然存在吗?

赏析:

此词为作者与友人赵立之在京城元夕(即元宵节)相聚时所作。《齐天乐》是一首咏物兼咏人的词,通过咏物而寄托自己的身世之感。“倦云休雨风还作”,开篇便描绘了一幅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交相醒花苏柳”,则进一步展现了这春光明媚、生机盎然的景象。然而,词人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欣喜,反而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之中。“字满吟灰,痕添坐席,赢得新愁痴守。”这三句词意层层推进,将词人内心的忧愁表现得淋漓尽致。“归期未有”一句,更是直接揭示了词人心中的迷茫与无奈。接下来的三句词句,则是对前文的概括与总结。“负小院移兰,故园尝韭”两句,既表达了词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又体现了他不愿轻易改变现状的心态。“谩道春来,沉腰惟觉似秋瘦”两句,则通过对春来时人们普遍感受到的变化的描述,反衬出词人对于这种变化的不适应与不认同。

下阕开头五句词意一转,转而描写元宵节的场景。“烧灯时候是也”,点明了节日的主题。“楚津留野艇,曾趁芳友。”两句词意再次一转,由节日的场景转向了与友人相聚的情景。“问月赊晴,凭春买夜,明月添香解酒。”这三句词意层层推进,将词人与友人共度佳节的喜悦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知别久”,则直接表明了词人心中的矛盾与挣扎。“怅帝陌论心,客尘侵首。”两句词意一转,转而描写与友人分别后的心情。“戏鼓声中,旧情犹在否?”最后两句词意再次一转,由离别后的感慨转向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词以景起兴、寓情于景的手法,将词人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