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上芙蓉待暖,花间騕袅还嘶。劝君不醉且无归。归去因谁惜醉。
汤点瓶心未老,乳堆盏面初肥。留连能得几多时。两腋清风唤起。

【赏析】

此词写宴会上劝人不要醉,以免归去后因酒伤怀。首二句点明时令,“花间騕袅还嘶”一句,写出了宴席上的情态。“劝君不醉且无归”,是全篇的主旨。下阕由劝饮转入惜别之辞。“留连能得几多时”,是词人设身处地的想象。结尾两句,以清风唤起两腋,写出酒后的意趣,语意双关,妙语天成。

词题《西江月》有两首词,其一为《西江月·遣兴》(一作《西江月·赠妓》),其二即此首,其内容与第一词相同。

词人以清丽的笔调,描写了一次宴会上的劝饮和惜别之情。起首两句,先从席上写起。筵席上芙蓉盛开,待客人暖热;花丛中蜂鸣蝶舞,又似在催促饮宴。“芙蓉待暖”,既点明季节、地点,又渲染气氛;而“花间騕袅还嘶”,则把宴上的情趣描摹得活灵活现。“劝君不醉且无归”,是劝人饮酒,同时又暗寓着对归去后可能因酒伤怀的担心。这两句词,是全篇的主旨所在。下面两句,承上启下,进一步渲染宴席的热烈气氛:酒还未喝到十分醉人的程度,主人就催请客人回家了。“汤点瓶心未老”,是说酒已温到了一定的程度;“乳堆盏面初肥”,是说酒面上已经浮起了一层薄薄的泡沫。这两句词,既是写实,又是写景,同时也暗含了词人的惜别之意。

过片之后,词意一转,转而写惜别之情:在酒兴正浓的时候,怎能轻易地回去呢?这里,作者巧妙地用“汤点瓶心未老”来暗示“酒未尽”,从而引出下文。“归去因谁惜醉”?这句问话,实际上是在说:你怎么能这样轻率地离开呢?“归去因谁惜醉”,是说酒还没有尽兴,不能轻易离去,这是实情;但同时,也是词人的一片惜别之意。

最后两句,词意再次一转,又回到宴席上来:既然不能因为怕醉酒而回去,那就让我们再多喝几杯吧。这里的“留连”,既是实情,又是惜别的委婉表达。“留连”者,留恋也,不愿离去也;而“能得几多时”,则是在说:我们还能多留恋一会儿吗?“两腋清风唤起”,是说在酒醉微醺之时,一阵清风拂来,使人神怡心爽。这两句词,既是实写,也是虚写。实写是在酒醉之中,被清风所唤起;虚写则是将这种感受寄托在清风之中,表达了一种超尘脱俗的闲适之感。

全词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