璎珞珠垂缕。看花冠、端容丽服,补陀岩主。只坐尘缘蹉一念,朱紫丛中得度。人世福、夫人兼五。银鹿诸孙来定省,对金屏、绣幕辉云母。人顶礼,柳行路。
朝朝口诵琅函句。觉从来、寿人福善,老夭无误。消得天恩封福国,锦诰鸾翔凤舞。听来岁、日边佳语。上殿肩舆帘蹙绣,遣佳儿、扶掖天应许。笑陈媪,三题柱。
【解析】
本词上片写夫人之福,下片写夫人所享之福。全词语言优美,富有音韵美和意境美。
“璎珞珠垂缕”,是说夫人的装饰十分华丽,用珠宝串成,下垂至地。“看花冠、端容丽服”是说夫人头戴金丝编就的花冠,身穿华贵的服饰。“补陀岩主”指寿佛,即观音菩萨。“只坐尘缘蹉一念”指夫人因尘缘而受观音菩萨的点化,在补陀岩当了观音菩萨的化身,得以普度众生,修得正果。“朱紫丛中得度”指夫人在朱紫丛中悟得佛法真谛。“人世福”、“夫人兼五”指夫人在人间享有天人的福分,并有五个儿子,都成了大官。
“银鹿诸孙来定省,对金屏绣幕辉云母”句是形容儿孙们恭敬地向母亲祝寿,金屏绣幕光彩照人。“人顶礼柳行路”指儿子们向母亲叩头行礼,柳行路是寿佛的名号。“朝朝口诵琅函句”指儿孙们每天口中念诵《法华经》,这是佛教的一部重要经典。“觉从来、寿人福善老夭无误”指儿孙们念诵经文后,感到从过去到现在,自己一直享有幸福长寿,没有遇到什么不幸的事。“消得天恩封福国,锦诰鸾翔凤舞”指儿孙们感谢皇帝的恩泽,封他们为福国公,并赐给他们华丽的礼服、玉玺、龙袍等。“听来岁、日边佳语”指儿孙们听到皇上的嘉奖。“上殿肩舆帘蹙绣”指儿孙们乘坐肩舆来到大殿上,被宫女搀扶着进入殿堂。“遣佳儿扶掖天应许”指儿孙们在殿上受到皇上的赏识。“笑陈媪三题柱”指儿孙们给陈媪祝寿时,陈媪高兴地笑了三次。“三题柱”指儿孙们给陈媪祝寿时,写了三个祝寿的对子。“三题柱”指祝寿用的三副对联(横批)。陈媪是作者的妻子,也是一位贤惠能干的女人。
下片写夫人所享之福。“上殿肩舆帘蹙绣”指儿孙们到殿上拜见皇上时,被宫女搀扶着进入殿堂。“遣佳儿扶掖天应许”指儿孙们在殿上受到皇上的赏识。“笑陈媪,三题柱”指儿孙们给陈媪祝寿时,陈媪高兴地笑了三次。“三题柱”指祝寿用的三副对联(横批)。“上殿肩舆”指儿孙们被扶掖着上殿拜见皇上。“听来岁、日边佳语”指儿孙们听到皇上的嘉奖。“上殿”指儿孙们被扶掖着上殿拜见皇上。“袖手”指袖手旁观。“笑陈媪、三题柱”指儿孙们给陈媪祝寿时,陈媪高兴地笑了三次。“三题柱”指祝寿用的三副对联(横批)。陈媪是作者妻子,也是一位贤惠能干的女人。
【赏析】
贺新郎·其四为后村母夫人寿:这首词作于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冬,当时陈亮的友人王十朋任福建提举,与陈亮有深厚的友谊。据《齐东野语》记载:“王君既别,过闽中,访余于石湖,留数日乃别。”可见王十朋曾与作者同游石湖。陈亮与王十朋的诗友之谊由此可见一斑。词的上阕写夫人之福;下阕写夫人所享之福。词中通过描绘夫人的形象和生活情景,表现她的幸福和尊贵。全词语言优美,富有音韵美和意境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