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穷已负菊花期,尚得诸公慰所思。
不遣白衣持酒至,共将乌帽入风吹。
紫萸秋浅浮觞少,黄叶山高策杖迟。
却恨社中人阙一,未将汤饼共追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共两首。第一首写在登高阳山之前的情景;第二首则写登高阳山后的感受。

“途穷已负菊花期”,意思是说,由于旅途劳顿,我辜负了与大家一同赏菊的约定。这句诗中的关键词是“辜负”、“菊花期”。

“尚得诸公慰所思”,意思是说,虽然我没有能够实现与大家一同赏菊的愿望,但是仍然得到了大家的安慰和鼓励。这句诗中的关键词是“慰藉”、“所思”。

“不遣白衣持酒至”,意思是说,你们不用送我到山下,让我独自一个人回城去。这里的“白衣”指的是没有官职的人,“持酒”是指送酒。这里的关键词是“不遣”、“白衣”、“持酒”。

“共将乌帽入风吹”,意思是说,我们大家一起把帽子戴起来,然后一起吹着风下山。这里用了一个比喻,把帽子比作飞鸟的帽子,把风比作飞鸟的翅膀。这里的关键词是“共将”、“乌帽”、“风”。

“紫萸秋浅浮觞少,黄叶山高策杖迟”,意思是说,秋天的紫萸花已经开得浅淡了,而我的酒杯里酒却还很少;秋天的黄叶已经长得很高了,而我的步伐却还很慢。这里的关键词是“紫萸”、“秋浅”、“浮觞”、“黄叶”、“高”、“晚”。

“却恨社中人阙一,未将汤饼共追随”,“却恨社中人阙一”的意思是说,可惜这次没有参加这个聚会,所以感到遗憾;“未将汤饼共追随”的意思是说,如果下次再有这样的聚会,我也愿意参加,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份喜悦。这里的关键词是“社中人”。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物抒怀诗。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登高阳山的经历,抒发了自己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