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向泗滨浮玉质,也居十二峰前。飞来藓发尚如拳,郁纷因出岫,巧镂是谁镌。
挈榼凭栏成胜赏,老夫亦自颓然。坐疑霭霭上瑶天。
已为苏旱雨,却放老龙眠。
临江仙·戏彩堂立石名曰瑞雪,弥大作词,因用其韵
曾向泗滨浮玉质,也居十二峰前。
飞来藓发尚如拳,郁纷因出岫,巧镂是谁镌。
挈榼凭栏成胜赏,老夫亦自颓然。
坐疑霭霭上瑶天。
已为苏旱雨,却放老龙眠。
赏析:
这首词以咏物起兴,借景抒情,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生活、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词中的“戏彩堂立石名曰瑞雪”,不仅具有视觉美感,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词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着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曾向泗滨浮玉质,也居十二峰前”两句,通过对比泗滨与十二峰前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词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独特见解。泗滨之水波光粼粼,如同美玉一般,而十二峰前的云雾缭绕,更是增添了一份神秘感。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也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有趣。
“飞来藓发尚如拳,郁纷因出岫,巧镂是谁镌。”这几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的鬼斧神工。藓发的形态宛如拳头一般,而云雾缭绕的山峦则显得更为高深莫测。这些自然景观的描绘,既体现了词人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也展示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挈榼凭栏成胜赏,老夫亦自颓然。”这几句则表现了词人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他手持酒杯,倚靠在栏杆上,欣赏着眼前的美景,全然忘却了世俗的烦恼。这是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也体现了词人在追求精神自由方面的不懈追求。
“坐疑霭霭上瑶天。”这一句更是将词人的情感推向了高潮。他似乎已经置身于瑶台仙境之中,感受到了天地间的和谐与美好。这种想象既富有诗意,又充满了浪漫色彩,使得整个画面更加唯美动人。
“已为苏旱雨,却放老龙眠。”最后这两句则是对自然现象的一种拟人化描述。它既表达了对旱灾的担忧,也寄托了对丰收的期望。这种巧妙的比喻不仅增加了词作的艺术性,也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词人深厚的情感世界。
这首《临江仙》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思想内容,成功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紧密结合在一起,展现了词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无论是从艺术角度还是思想深度来看,都堪称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