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埭初逢两妙年。瑶林玉树倚风前。疏梅影里春同醉,红芰香中月一船。

长怅恨,短因缘。空馀蝴蝶梦相连。谁知瘴雨蛮烟地,重上襄王玳瑁筵。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番禺齐安郡王席上,对故人的深情赠别,以及他对故人未来命运的深深担忧。

鹧鸪天 · 番禺齐安郡王席上赠故人
召埭初逢两妙年。瑶林玉树倚风前。疏梅影里春同醉,红芰香中月一船。
长怅恨,短因缘。空馀蝴蝶梦相连。谁知瘴雨蛮烟地,重上襄王玳瑁筵。

注释:

  • 召埭:地名,位于番禺,这里指代诗人所在的地点。
  • 两妙年:指的是两位年轻的美男子。
  • 瑶林玉树:指美如仙境的树木,形容景物美丽。
  • 疏梅影里春同醉:梅花的影子里,春天的景色和酒一起沉醉。
  • 红芰香中月一船:荷花的香气中,月光映照下的小船。
  • 长怅恨,短因缘:长久的遗憾,短暂的因缘。
  • 蝴蝶梦:比喻虚幻、不真实的事物。
  • 瘴雨蛮烟地:瘴气笼罩的地方,即南方湿热之地。
  • 襄王玳瑁筵:指襄王的豪华宴会。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番禺齐安郡王的席上与两位年轻的朋友相遇,他们如同瑶池中的玉树、风前的琼花般美好,让人陶醉其中。然而,诗人却无法与他们共度良宵,只能感叹遗憾之情。

接下来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担忧。他担心这两位朋友的命运将会如何?是继续在南方湿热之地生活,还是回到中原故乡?诗人对此深感不安,仿佛看到了他们的未来就像蝴蝶梦一样虚幻不真实。

最后一句“谁知瘴雨蛮烟地,重上襄王玳瑁筵”,更是将诗人的担忧推向了高潮。他不知道这两位朋友是否能够克服南方的湿热环境,重新回到中原故乡。同时,他也不知道自己是否有机会再次参加襄王的豪华宴会。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两位年轻人的美好形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他们未来命运的深深关切。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让人回味无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