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时抆泪花无语。但一味、教郎住。此日扁舟游远浦。雨晴云树,月斜烟树。目断家何许。
红笺不寄相思句。人在潇湘雁回处。屈指归期秋已暮。万千里路,两三头绪。恨不飞将去。

【注释】

抆泪:抹眼泪

一味:只管,只是

扁舟:小船

潇湘:今湖南、湖北东部和江西、安徽等省一带。

两三头绪:指许多念头

恨不飞将去:恨自己不能飞到他的身边去

【赏析】

《青玉案·元夕》是北宋词人苏东坡于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时,与弟弟苏辙一同赏灯时所创作的一首词。

“别时抆泪花无语。”起调。此句写别后之情景。作者在离别时不禁流下了眼泪,泪水滴落时花瓣也似被染红,晶莹如玉的双眼也黯然失色。“但一味、教郎住”,言情意绵绵,无限眷恋,只希望弟弟能够留下,不要离去。这两句写别后之情,表现了兄弟二人之间深厚的感情。

“此日扁舟游远浦”承上启下,写别后的情景。“游远浦”三字写出了诗人与弟弟在元宵节夜晚出游赏景的欢快心情;“雨晴云树”四字写出了元宵夜雨后天晴时的景色,雨后的云和树都显得分外美丽。

“目断家何许”承启下三句,写兄弟二人分别之后,思念之情更加深挚。

“红笺不寄相思句”承上启下,写兄弟二人离别之后,思念之情愈加深重,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红笺不寄相思句”中的“红笺”是指书信,“相思句”则是对远方的弟弟思念的诗句。

“人在潇湘雁回处”承启下三句,写兄弟二人离别之后,思念之情更加深厚。“人在潇湘雁回处”中的“潇湘”是地名,位于湖南省东北部,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一个地理名词;“雁回处”则是形容家乡的美景,使人思念不已。

“屈指归期秋已暮”承启下三句,写兄弟二人离别之后,时间过得非常快,秋天已经过去一半。

“万千里路,两三头绪”承启下三句,写兄弟二人离别之后,思念之情难以割舍。“万千里路”指的是距离很远的路,而“两三头绪”则是形容思绪纷乱、复杂难以梳理清楚。这两句诗表达了苏东坡对弟弟深深的思念之情和无法割舍的情感。

“恨不飞将去”承启下三句,写苏东坡想要亲自去看望弟弟却无能为力的无奈。“恨不飞将去”中的“恨”是遗憾的意思,表示苏东坡内心十分渴望能够亲自去看望弟弟却做不到。这两句诗表达了苏东坡对弟弟的深深思念之情以及无法实现的愿望。

整首词情感真挚动人,语言优美流畅。通过描绘元宵夜雨后天晴时的美景、离别后的情景和思念之情等多种景象,展现了苏东坡对弟弟深深的思念之情以及无法割舍的情感。同时,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扁舟”、“雨晴云树”、“红笺”等,使整首词更具画面感和生动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