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亭别。梅亭别。梅亭回首都如雪。粉融融。月蒙蒙。月上小车,归去小楼空。当时曾傅新妆薄。而今一任花零落。朝随风。暮随风。竹外孤根,犹与幽径通。
长相忆。无消息。庾岭沈沈云暗碧。玉痕惊。对离情。无奈水遥天阔、隔琼城。年来素袂香不灭。此心无限凭谁说。夜绵绵。路漫漫。愁听枕前,吹彻笛声寒。

【注释】

梅亭别:分别在梅亭。梅花引:即《梅花曲》。傅新妆薄:傅粉化妆浅薄。庾岭(yǔ lǐng,今江西修水县)云暗碧:庾岭一带云雾弥漫,天色暗淡。玉痕惊:月光映照着玉石的痕迹。对离情:面对别离之情。无奈水遥天阔、隔琼城:无可奈何,只能远望,隔着琼台的阻隔。素袂香:白色的袖子上香气不灭。夜绵绵:夜晚漫长无边。路漫漫:道路长远。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咏怀之作,抒写离愁别恨。

“梅花引”,本为笛曲名,又名《梅花落》、《玉树后庭花》等。因笛声凄清幽怨,故后人多用以表达伤离别之情。《乐章集》卷七所载《小梅花引》,即是一例。作者以梅花曲名题词,当意寓其词中。

开头三句:“梅亭别。梅亭别。梅亭回首都如雪。”这一句是说在梅亭告别时,回头望去,只见一片白茫茫的景色,如同飞雪一般。这里的“梅亭”是指一个地名,也可能是作者的一个比喻,用来形容自己所处的环境或者心情。

接下来的句子:“粉融融。月蒙蒙。月上小车,归去小楼空。”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夜景图。月亮挂在天空中,月光洒满了大地,给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感觉。当月亮升到最高点时,一辆小车缓缓驶来,车上的人儿回到了自己的小楼。这里的“小楼”可能指的是作者自己的居所,也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建筑或地点。

词人转入了对过去的回忆:“当时曾傅新妆薄。而今一任花零落。”这句诗表达了一种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当年,她曾轻抹淡妆,如今却任凭花儿凋零而去。这里的“傅新妆薄”可能指的是她曾经有过一段美好的时光,但最终却因为各种原因而失去了。

接下来的句子:“朝随风。暮随风。竹外孤根,犹与幽径通。”这两句描述了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无论是朝风还是暮风,竹子外的孤独根茎都能顽强地生长,与幽深的小径相连。这里可能象征着词人在面对困难时所展现出的坚毅和勇气。

结尾部分:“长相忆。无消息。庾岭沈沈云暗碧。玉痕惊。对离情。无奈水遥天阔、隔琼城。”这句诗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思念和无奈之情。虽然彼此之间没有消息,但是每当看到庾岭一带云雾弥漫、天色暗淡的景象时,就会感到一种被离愁包围的压抑感。同时,也有一种对远方的期待和渴望,希望能够再次相见。

“年来素袂香不灭。此心无限凭谁说。”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思念之情的深沉和持久。无论时间如何流逝,那份对对方的思念之情始终没有消失过。然而,这种情感是无法与他人共享的,只能默默地承受着这份孤独和痛苦。

【译文】

梅亭别。梅亭别。梅亭回首都如雪。粉融融。月蒙蒙。月上小车归去小楼空。当时曾傅新妆薄。而今一任花零落。朝随风。暮随风。竹外孤根,犹与幽径通。

长相忆。无消息。庾岭沈沈云暗碧。玉痕惊。对离情。无奈水遥天阔隔琼城。年来素袂香不灭。此心无限凭谁说。夜绵绵。路漫漫。愁听枕前,吹彻笛声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