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黄花笑白头,分将牢落付林丘。
半川暝色聊偿梦,别岭秋声旋寄愁。
江国经年成浪语,匡庐入手是真休。
未能免俗须登陟,睨视元龙百尺楼。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九日黄花笑白头,分将牢落付林丘。”
  • 注释:这里提到的“九日黄花”可能指的是重阳节,即农历九月九日。而“白头”则可能暗示着岁月的流逝或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分将牢落付林丘”表达的是把人生的无常和孤独之感托付给自然。
  • 译文:重阳节的菊花在笑,它似乎在嘲笑我们年老时仍孑然一身;人生就像这些花一样,最终都将归于尘土,留给山林和丘陵。
  1. “半川暝色聊偿梦,别岭秋声旋寄愁。”
  • 注释:这里的“半川暝色”指的是夕阳西下的景象,“聊偿梦”可能是指通过梦境来暂时忘却烦恼,而“别岭秋声”则是秋天的萧瑟声音。
  • 译文:在黄昏的时候,我试图让心灵得到片刻的安宁,就如同在梦中一般。而那远离人烟的山峰上传来的声音,又让我想起了离别时的忧愁。
  1. “江国经年成浪语,匡庐入手是真休。”
  • 注释:“江国”可能指的是江南地区,因为这里提到了长江。“经年”表示一年又一年,“浪语”在这里可能意味着无根之词或空洞无物的话语。“匡庐”是指庐山,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区之一。
  • 译文:我在这片大地上度过了很多年,却只是说着些无谓的话(江国经年),只有真正的修养才能称之为真修。而一旦真正接触庐山,才能真正地放下世俗的纷扰。(匡庐入手是真休)
  1. “未能免俗须登陟,睨视元龙百尺楼。”
  • 注释:“元龙”可能是指东汉末年的陈元龙,他以豪放不羁著称,曾自比于汉初的韩信。
  • 译文:我不能摆脱世俗的束缚,必须亲自登山去寻求高处的清凉,就像东汉末年的陈元龙那样(睨视元龙百尺楼)。

赏析: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自然以及世俗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引发出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反映出他对人生无常和世态炎凉的无奈与超脱。这种对自然的描写往往带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如黄花、林丘、明月等,不仅代表了自然景色,也反映了诗人的内心情感和哲学观念。同时,诗中还隐含了对英雄豪杰的赞美,以及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超然态度,展现了诗人高远的志向和独特的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