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飘零南越,山引泪,酒催愁。不见凤楼龙阙,又经秋。
九日江亭闲望,蛮树远,瘴烟浮。肠断红蕉花晚,水西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沙塞子·其一》。下面是诗句的解释和赏析:
- 万里飘零南越,山引泪,酒催愁。不见凤楼龙阙,又经秋
万里飘零:形容漂泊无定,远离家乡。南越:指南方地区,这里泛指遥远的南方。
凤楼龙阙:古代皇宫建筑的美称,凤凰和龙都是吉祥的象征。这里指的是皇帝居住的地方。
又经秋:已经度过了一个秋天。
注释:在南方飘泊,思念家乡,饮酒也难以排解心中的忧愁。虽然已经度过了秋天,但依然无法回到家乡。
- 九日江亭闲望,蛮书远,瘴烟浮。肠断红蕉花晚,水西流
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江亭:指江边的亭子,可以欣赏风景的地方。
蛮书:指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文书或书信。瘴烟:指湿热的气候,容易引起疾病。浮:飘荡、漂浮。
肠断红蕉花晚:形容心情极度悲伤,以至于连美丽的红花都感到伤心欲绝。
水西流:水向西流去。
注释:在江边的小亭子里闲看风景,远方传来了来自南方少数民族的书信,而潮湿的气候让人感到不适。看到美丽的红花到了傍晚却凋谢了,不禁感到悲伤。水流向西边而去,带走了我的思绪和忧愁。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南方飘泊时的所见所感。从“万里飘零南越”到“又经秋”,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时间的无情流逝的感慨。接着,“九日江亭闲望”,展现了诗人在闲暇时刻的孤独和无聊。最后,“肠断红蕉花晚”和“水西流”两句,更是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表达得淋漓尽致。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以及在异乡漂泊时所经历的种种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