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伫立。又是冷烟寒食。开尽荼都一色。东风吹更白。
我是纶竿倦客。道上行人不识。著取蓑衣拈短笛。沙鸥应认得。
【注释】
谒金门:词牌名,又名“锦缠道”。单调四十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韵。
空伫立:空自地站立着。空,徒然。
冷烟寒食:指清明节时,天寒地冻,烟雾弥漫的景象。清明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冬末春初。寒食节,又称“禁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亦称“冷食节”或“禁烟火节”,日期在公历的4月5日前后。古代寒食与清明节合二为一,因此寒食节也称寒食、禁烟、冷食等。
荼(tú)都:地名,即今天的四川彭县。
纶竿:渔竿。
蓑衣:用棕毛制成的雨衣或防雨用具。《诗经•小雅•甫田》:“以我覃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既庭且硕,曾孙是若。”毛传:“蓑,所以胜水。”郑玄笺:“以蓑衣而涉川。”
短笛:笛子。古人多吹奏乐器,如笙、竽、瑟、管、笛等。
沙鸥:水鸟。
赏析:
这首词描写了一位倦客独行于清明时节的乡野之间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上阕写暮春时节,作者独自行走在乡间小路上,面对满目苍凉的景色,不禁心生感慨。下阕则通过对周围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全词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实感人,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