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南枝不奈晴。无风绛雪自飘零。画楼更作断肠声。
小侧金荷迎落蕊,高烧银烛照残英。生愁斜月酒初醒。

向日南枝不奈晴。无风绛雪自飘零

《浣溪沙·向日南枝不奈晴》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诗作。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眷恋和对无常人生的感叹,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诗句翻译为:“太阳升起时,南面的枝条无法忍受晴朗的天气,没有风的情况下,红色的雪花也自行飘落。”

关键词解释:

  • 向日南枝:向南的枝条,象征着阳光下的美丽事物。
  • 无风绛雪自飘零:形容没有风力支持,红花自然而然地飘落,暗含着生命的脆弱和易逝。
  • 画楼更作断肠声:画楼中传来的悲切声音,可能是由于某种情感的流露或哀愁的倾诉。
  • 生愁斜月酒初醒:生愁是因为月亮斜照在酒杯上,而酒刚醒,暗示了饮酒的人还未完全清醒。

赏析:
李弥逊的这首《浣溪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图。首句“向日南枝不奈晴”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明朗的早晨,阳光照耀下的南枝显得生机勃勃,但当阳光变得强烈时,却无法抵御其带来的炎热,红花瓣随风轻轻飘落,如同一场无声的秋雨。第二句“无风绛雪自飘零”则是对第一句的深化,无风而自飘零,更加凸显出自然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第三句“画楼更作断肠声”则转入室内,画楼上传来的声音让人联想到深秋时节,落叶纷纷的景象,增添了一份凄凉之感。末句“小侧金荷迎落蕊,高烧银烛照残英”则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画面,荷花盛开,金黄的荷叶与银白色的蜡烛相互辉映,形成了一幅和谐而美丽的画面。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诗歌的语言简洁优美,充满了诗意,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