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梢听布谷。郭外舒怀仍快目。平田浩荡,㶁㶁泉鸣暗谷。香稻吐芒针棘细,秀麦摇风波浪绿。山童野老,意亲情热。
我待休官弃禄。屏迹幽闲安退缩。渭川千亩修篁,巑巑绀玉。顾盼滩流萦八节,呼吸湖光穿九曲。贪求自乐,尽忘尘俗。

【解析】

本诗是宋代词人林逋的《隐逸》。

首句“鱼游春水”写景。春水,即春日融雪后流淌的江、河、湖、池的水,清澈透明如镜。“鱼游春水”点明季节和地点,为下文作铺垫。第二句中“听布谷”写情。布谷鸟鸣声,是催促农事的催耕声。诗人听到布谷鸟的呼唤声,知道春天到了,便开始准备耕种。第三句“郭外舒怀仍快目”写景。“郭外”指城郊,“舒怀”指舒展胸怀,“快目”形容心情舒畅愉悦。“郭外”二字表明诗人已经从喧嚣的城市中来到了宁静的乡村之中,心境也由烦闷变得舒畅了。第四句“平田浩荡,㶁㶁泉鸣暗谷”写景。“平田”,指宽阔平坦的田野;“浩荡”指辽阔无边;“㶁㶁”,形容泉水在山谷里回响的声音。“㶁㶁泉鸣暗谷”,表现了大自然生机盎然的景象,给人以美的享受。第五句“香稻吐芒针棘细”写景。香稻指水稻,是江南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吐芒针”,比喻稻穗上长出稻粒,像长针一样尖挺而有力。这两句写出了农民在春日里辛勤劳作的情景,突出了农民丰收的喜悦之情。第六句“秀麦摇风波浪绿”写景。“秀麦”,指麦子长得非常好;“摇风波浪绿”描写麦浪随风起伏,一片绿色波浪般的美丽景色。“秀麦摇风波浪绿”既描绘了农民的劳动场景,又表现出农民对丰收的欣喜与期待。

第七、八句是全诗的主旨所在。“山童野老,意亲情热”写景。“山童”,指山野间天真的孩子;“野老”,指乡间年迈无依的老人。“情热”,指感情热烈真挚。这两句写出了农村淳朴的民风和人们之间的深厚情谊。第九、十句“我待休官弃禄,屏迹幽闲安退缩”写景。“休官弃禄”,指辞官归隐,放弃俸禄;“屏迹幽闲”,意为远离尘嚣,隐居于幽静之所;“安退缩”意思是安心退隐,不再退缩。这几句表达了林逋辞官归隐的愿望。第十一、十二句“渭川千亩修篁,巑巑绀玉”写景。“渭川”,指渭水之滨;“千亩修篁”,指茂密的竹林;“巑巑绀玉”,形容竹子翠绿而光滑如翡翠。这两句描写了渭川之畔的竹林美景。最后两句“顾盼滩流萦八节,呼吸湖光穿九曲”写景。“滩流”,指河流;“八节”,指八个弯道;“九曲”,指九条弯道。这两句描写了河流蜿蜒曲折,穿过九曲十八弯的美景。

【答案】

林逋的《隐逸》一诗以田园生活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抒发自己辞官归隐的愿望。

译文:

我到春天来到野外,聆听布谷鸟的叫声。城外景色宜人,我心旷神怡。

平展的田野开阔无垠,溪涧中传来阵阵泉水轰鸣。新发的香米细得像针,嫩黄的麦穗随风摇曳成绿色波浪。山里的童子野老,感情真挚热情相送。我打算辞去官职,抛弃俸禄,隐居于幽静之处。

渭河边上万顷竹林,青翠碧绿如同翡翠玉石。河水绕过八道弯,穿过九道湾,一路欢歌向前奔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