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红盈盈起,跌下铜沟深半指。
一湖茜乳,染就鲤鱼猩尾。
浅贮空明翡翠瓶,小唼瀺灂桃花水。
蹙锦裁斑,将霞漾绮。
妆阁临流徙倚。
笑语纷纷垂杨涘。
来往破藻穿蘋,披兰拂芷。
似分醉靥素鳞上,误唾红绒银塘里。
微风差差,绿波弥弥。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题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根据诗歌内容进行分析。具体答题步骤如下:
(1)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2)分析运用了哪些手法,并结合诗句解释。
(3)最后分析该诗的表现技巧以及表达作者的情感。
【答案】
(1)首句“飞红盈盈起”描写了桃花盛开的情景,第二句“跌下铜沟深半指”写春水荡漾,第三句“一湖茜乳”用色彩鲜明的词语写出了湖水的颜色,第四句写桃花随波飘荡,第五句写鱼儿在翡翠色瓶子里游动,第六句写桃花水在浅绿的瓶子中泛着光,第七句“妆阁临流徙倚”写出了女子在装饰华丽的阁楼前徘徊,第八句“笑语纷纷垂杨涘”表现了女子欢快的心情;第九至十三句描绘女子与男子相遇的场景,第十四句写男子被女子吸引,第十五句“蹙锦裁斑”表现女子的美丽,第十六句写女子在花间行走,十七至十九句写女子在花间游玩,二十到二十一句写女子与男子嬉戏,二十一句写男子被女子吸引,二十二到二十三句写女子被男子吸引,二十三句写男子被女子吸引,二十三四句写男子被女子吸引。
(2)“飞红盈盈起”“跌下铜沟深半指”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桃花以人的情感,生动活泼地写出了桃花盛开的美景。
(3)“一湖茜乳”,用色彩鲜明的词语写出了湖水的颜色。
(4)“浅贮空明翡翠瓶”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碧绿清澈的水中鱼儿游动的样子。
(5)“小唼瀺灂桃花水”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鱼儿比作在水中戏耍的孩子。
(6)“蹙锦裁斑,将霞漾绮”运用拟人和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出鱼儿美丽动人的外形特征。
(7)“妆阁临流徙倚。笑语纷纷垂杨涘”运用拟人和对偶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出女子在花间游玩的欢乐场面。
(8)“来往破藻穿蘋,披兰拂芷”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男子比作在花间游走的蜜蜂。
(9)“似分醉靥素鳞上,误唾红绒银塘里”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男子被女子吸引的情景。
(10)“微风差差,绿波弥弥”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风拂面、绿波荡漾的画面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