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花骢金络脑。十里华灯相照。帘映春窈窕。雾香残腻桃花笑。
一串歌珠云外袅。饮罢玉楼寒悄。归去城南道。柳梢猎猎东风晓。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以及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然后把握全诗的内容,最后分析其表现手法。
本词上片写元夕之夜的繁华景象:华灯高挂,春光旖旎,雾中桃花娇艳欲滴;下片写元夕夜归途中所见:柳梢微动,东风拂晓,似有佳人在等候。
【答案】
(1)白玉:用来形容马的高贵纯洁。花骢、金络脑:指骏马。十里华灯相照:以灯火璀璨来烘托节日的喜庆气氛。帘映:指车前垂幔。窈窕:美丽的样子。雾香残腻桃花笑:形容桃花在雾气中摇曳生姿,像美人一样妩媚娇羞。一串串珍珠般的歌珠袅袅上升,好像天上的云彩飘荡而来。云外:天空之外。饮罢玉楼寒悄:酒后感到寒冷。玉楼:高楼。寒悄:冷清寂静。归去城南道:指作者骑马回家的路。城南:古代城之南面,指京城之外。柳梢猎猎东风晓:形容晨风轻轻吹动柳枝,春风拂晓。
译文:华灯高挂,春风明媚,雾中桃花娇艳欲滴。一曲曲歌声在夜空中回荡,仿佛是天上传来的云朵飘荡而来。喝完酒,感到寒冷。我骑马回到了城南的道路。柳梢轻摆,东风吹拂,朝阳初升。
赏析:
此词上片写元宵佳节的盛况,下片则描写元宵节后归途中的所见所感。
开头两句写景。首句“白玉”二字点明所骑之马为名贵之马。“花骢”即骏马,这里借指人。“金络脑”即装饰华丽的马笼头。这两句是说:一匹名贵的骏马正驰骋在十里长街之上,街两旁的彩灯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帘映春窈窕”,承上启下,由马写到人。“帘映”即帘幕映衬,这里指车前的垂幔。“窈窕”,美好的样子,这里指美丽的女子。这句意思是:车前的垂幔随风轻轻晃动,仿佛是美人在向自己招手。这两句既写了人物,又写出了人物所处的环境。
三、四两句写歌女演唱。“一串歌珠云外袅”,“珠”字用得极好,把歌女的歌声比作天上的云朵飘荡而下,既形象生动,又渲染了气氛。“云外”二字暗用谢朓《咏怀》:“阳鸟登云飞,阴兔绕雾隐。”意谓歌女的声音在云雾缭绕中飘荡不定,使人听了神魂颠倒。“饮罢”一句是说歌女唱完最后一段之后,才喝止住歌声,使听众感到余音缭绕不绝。“寒悄”二字是说酒已喝尽,但觉得身上仍很寒冷。这两句既交代了歌女的演唱时间与内容,又通过饮酒听歌的场面,烘托了节日的欢乐气氛。
过片二句写归途所见。前面四句写元宵节的热烈场面,结尾二句突然转到元宵节过后的归途中去。“归去”,说明作者已经回到城里,“城南道”是城中的大街或官道。“柳梢猎猎东风晓”句是说:随着晨风吹拂过来的是柳树的沙沙声,这时天还没有大亮。这两句既描写了归途所见的景物,又写出了时令和天气。
从这首词的意境看,它所写的虽是一般的元宵节后的归途中的情景,但却写得十分优美动人。它既刻画了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描绘了人物的动作与神态。特别是“柳梢猎猎东风晓”一句,不仅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静谧,更写出了主人公的心情愉快轻松舒畅,完全融入了节日的气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