馀香才润鸾绡汗,秋风夜来先起。雾锁林深,蓝浮野阔,一笛渔蓑鸥外。红尘万里。就中决银河,冷涵空翠。岸觜沙平,水杨阴下晚初舣。
桃溪人住最久,浪吟谁得到,兰蕙疏绮。砚色寒云,签声乱叶,蕲竹纱纹如水。笙歌醉里。步明月丁东,静传环佩。更展芳塘,种花招燕子。

【注释】

齐天乐·其九赠姜石帚:此词是一首咏物词,上阕写秋景,下阕写春景,以秋映夏,以冬比春,把春天写得更加美好。

余香:残存的香气。

才润:刚沾湿。

鸾绡汗:指织成的衣服。古代称丝织品为“绡”,这里指丝衣。

蓝浮野阔:指天空和田野辽阔无际。

雾锁林深:指树木被雾霭遮住。

渔蓑鸥外:指渔人在船尾系着渔网,像鸥鸟那样在海上飘泊。

红尘万里:指人世繁华如烟云般遥远。

就中决银河、冷涵空翠:意思是说银河横贯其中,空山翠绿。

岸觜沙平,水杨阴下晚初舣:岸边的水边沙地平坦,柳树荫下傍晚时停船。

桃溪:地名,在今四川眉山县东南。

浪吟谁得到:浪迹江湖的文人谁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呢。

兰蕙疏绮:比喻文辞清雅高妙。

蕲竹纱纹如水:指用蕲竹制成的细密的丝织品像流水一样细腻。蕲竹产于湖北蕲春一带,质地优良。

笙歌醉里:指在笙歌声中陶醉,沉醉不知归路。

丁东:形容钟声悠扬动听。

芳塘:美丽的池塘。

【赏析】

《齐天乐·其九》是宋代辛稼轩的名篇之一,这首词上片描绘秋天景色,下片则描写春天的景色。上片开头两句:“馀香才润鸾绡汗,秋风夜来先起。”写的是秋天的景色。“鸾绡”是一种细绢,这里用来形容衣服的颜色和质地。“才润”的意思是刚刚沾湿,说明衣服刚被穿上身。“秋夜”指的是深秋季节,天气转凉,夜晚开始凉爽。“雾锁林深”是说树林被大雾笼罩,看不见尽头,显得幽深莫测;“蓝浮野阔”是指天空广阔无边,湛蓝如洗。接着三句:“一笛渔蓑鸥外。红尘万里。就中决银河,冷涵空翠。”“渔蓑”是指渔夫穿的蓑衣,“鸥外”是说在海鸥飞翔的地方,也就是海边。“红尘”在这里指人间的红尘世界,即人世间。“就中决银河”意思是说银河横穿其中,“冷涵空翠”指的是空中的青翠之色。这几句写秋天的景色,通过写雾锁林深、蓝浮野阔等景象,写出了秋天的寂静、深远和空灵。

下片开头两句:“桃溪人住最久,浪吟谁得到,兰蕙疏绮。”写的是春天的景色。“桃溪”是指一个风景优美的村庄,“桃溪人”指那里的居民。“浪吟”指的是随处游荡的诗人,他们到处吟诗作赋,不拘泥于一个地方。“兰蕙疏绮”中的“兰蕙”是指兰花和蕙草,这两种植物都有一种清香,而“疏绮”则是指文辞清雅高妙。这几句写的是春天的景象,通过写桃溪人居住很久、随处游荡的诗人以及兰花和蕙草散发出的清香,表现出春天的美丽和生机。

最后两句:“砚色寒云,签声乱叶,蕲竹纱纹如水。”写的是春天的景象。“砚色”指的是砚台上的墨迹,“寒云”则是说墨迹的颜色像寒冷的天空一样深沉。“签声”指的是笔尖划过纸面的声响,“乱叶”则是说笔尖划过纸面的声音像是树叶随风飘落的声音。“蕲竹纱纹如水”中的“蕲竹”是指一种竹子,它的特点是纹理细腻如同水流一般。这几句写的是春天的景象,通过写墨迹的颜色像寒冷的天空一样深沉、笔尖划过纸面的声音像树叶飘落的声音以及蕲竹的纹理细腻如同水流一般,表现出春天的气息和生命力。整首词通过对秋天和春天景象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