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纤风透秋痕。凉与素怀分。乘鸾归后,生绡净剪,一片冰云。
心事孤山春梦在,到思量、犹断诗魂。水清月冷,香消影瘦,人立黄昏。
玉纤(用笔或手指)风透秋痕。凉与素怀分。乘鸾归后,生绡净剪,一片冰云。
心事孤山春梦在,到思量、犹断诗魂。水清月冷,香消影瘦,人立黄昏。
注释:
玉纤(用笔或手指):指女子的纤纤手指,这里用来比喻扇子的细巧和精美。
凉与素怀分:形容秋风带来的凉爽感觉,与自己素日的情怀相分离。
乘鸾归后:乘坐鸾鸟飞回之后,暗喻着归家后的心境和生活。
生绡净剪:使用生丝制成的轻薄绸缎,剪裁得非常精细。
一片冰云:形容扇面上画的山水画,宛如冰雪般洁白晶莹。
心事孤山春梦在:心中思念的是故乡的春天,如同一场春梦一样。
到思量、犹断诗魂:经过一番思索和回忆,诗人仍然无法释怀。
水清月冷:形容夜晚月光明亮清澈,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
香消影瘦:形容花香已经消失,人的身影也变得消瘦。
人立黄昏:形容诗人独自站在黄昏时分,感到孤独和落寞。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思念之情的词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抒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诗人以“玉纤风透秋痕”开篇,形象地描绘出一幅秋天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单和寂寞。接着,“乘鸾归后,生绡净剪”两句,诗人将自己比作一只乘鸾归来的凤凰,象征着自己高贵的身份和地位。而“一片冰云”则形容扇子上的画面,如冰雕一般美丽而纯洁。
“心事孤山春梦在,到思量、犹断诗魂。”这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回忆。诗人将自己的心事比作春天的梦境,虽然美好却无法实现,只能寄托于诗歌之中。
“水清月冷,香消影瘦,人立黄昏。”这几句则描绘了诗人独自站立在黄昏时分的情景,感受到了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这里的“水清月冷”、“香消影瘦”,都是诗人内心感受的具体化,通过这些细节的描写,诗人成功地传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心境。
“赏析”部分总结了全词的主题和情感,通过对诗句的逐一解读和分析,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