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箫阁在花茵,留记月波痕。朱扉半掩,青灯半灭,作意销魂。
半晌月痕移旧处,风淅淅、几度微闻。明知不是,伊家屧响,聊且开门。
【注释】
玉箫阁在花茵,留记月波痕:玉箫阁,即指玉箫亭。花茵,指花坛。这句诗的意思是:玉箫阁坐落在花坛之上,我还记得月光下那留下的波痕。
朱扉半掩,青灯半灭,作意销魂:朱门是红色的,这里指玉箫阁的红门。作意,故意的意思。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玉箫阁的门半敞开着,一盏盏青色的宫灯也只剩下一半亮着,似乎有意让那销魂的美景更加令人销魂。
半晌月痕移旧处,风淅淅、几度微闻:半刻钟后,那留在花坛上的月光又移到了原来的地方。这句诗的意思是:过了片刻,那留在花坛上的月光又移到了原来的地方,风轻轻吹拂过来,有几回能听到细微的声音。
明知不是,伊家屧响:知道这不是你(王孙)的脚步声,但那鞋印却清晰地留下了。这句诗的意思是:虽然知道那不是你的脚步声,但却清楚地留下了你的脚印。“伊”字,代指王孙郎君。
聊且开门:姑且把门打开吧,免得被风吹得关紧了。这句诗的意思是:姑且把门打开吧,免得被风吹得关紧了。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词,抒写女子对所思之人的思念。
上片起句点出题面“相思”,接着用“半掩”“半灭”“作意销魂”三组词组渲染出一种凄婉的气氛。“半掩”,有虚掩之意;“半灭”,既指灯烛,亦暗寓心绪。“作意销魂”则写出女主人公的无限情思。“半掩”而“半灭”的灯火,“作意”而“销魂”的情怀,都表明她盼望情人归来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半晌”,即一会儿。“月痕移旧处”,以月影移动暗示时间推移。“风淅淅”,“微闻”则暗示出风的吹拂和耳中隐隐传来的脚步声。“屧响”,即人的脚步声,是女主人公特别关注的声音。“作意销魂”,与“明知不是”,构成前后照应。
下片承上启下。“明知不是”,说明女主人公已觉察到对方并不是自己久候的王孙郎君的脚步声;“屧响”,则说明她还是听到了郎君的脚步声。“聊且开门”,是说为了不让风吹得关上门来,所以姑且把门打开。这一句既是实写,又可理解为女主人公内心的一种愿望或期待。
全词通过描写景物,抒发女子对情人的渴望之情,情感细腻真挚,构思新颖别致,语言自然流畅,富有音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