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腊里,早梅芳。春信报新阳。晓来枝上斗寒光。轻点寿阳妆。
雪难欺,霜莫妒。别是一般风措。望林人意正夭饶。又看长新条。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理解诗句的内容,分析诗中运用的手法及效果,然后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赏析。“早梅芳近/早梅芳”是题目,“残腊里,早梅芳。春信报新阳。晓来枝上斗寒光。轻点寿阳妆。”首句写梅花的芳菲,暗用《诗经·小雅·北山》中的“采采卷耳,不盈一匊”,以比君子;次句写梅花报春消息;后两句写梅花傲寒斗霜。“雪难欺,霜莫妒。别是一般风措。望林人意正夭饶。又看长新条。”前四句写梅花傲骨,不畏严寒;最后两句写梅花的坚韧。全诗通过描写梅花的芳华与傲然斗霜的形象,赞美了梅花的高洁品格和坚强意志。
【答案】
译文:腊月初冬,梅花开放,报告着新春的消息。早晨来到枝头,斗尽寒光,娇嫩的花瓣像美人儿涂上了淡红色的脂粉。梅花的傲骨和精神,使那些在树上栖息的人感到惊奇。
注释:①残腊里:农历十二月。②新阳:新春。③寿阳妆:指女子梳的一种妆式。④夭饶:美好。⑤措:通“挫”,挫折。⑥望林人:比喻诗人自己或同代人。⑦夭饶:美好。⑧新条:新枝。
赏析:这是一首咏梅诗。诗的前半部分写梅花的芳华、傲骨和精神;诗的后半部分写诗人的赞叹之情。诗的开头两句“残腊里,早梅芳。春信报新阳”是写梅花的芳华。“早梅”即腊梅,其花期在农历腊月间。“早梅芳”是说梅花开得较早,而且很香。这两句是写梅花在冬天里开放,向人们报告新春的消息。“晓来枝上斗寒光,轻点寿阳妆。”是说清晨的时候,梅花的枝头竞相斗艳,争奇斗妍。它的颜色洁白如玉,清香扑鼻。诗人用“寿阳妆”比喻梅花,是因为梅花的颜色洁白,就像美女搽的白粉一样。“轻点”、“斗”都是形容梅花的颜色和香味浓郁。
“雪难欺,霜莫妒。别是一般风措。”这三句是写梅花的傲骨和精神。“雪难欺”是指雪花虽然飘落得很厚,但梅花却依然傲立,不被雪压垮。“霜莫妒”是指霜降之后,百花凋谢,而梅花却在霜冻的考验下傲霜斗寒,不向严寒低头。“风措”即风调雨顺,这里借指风雨的考验。诗人用这三句话赞美了梅花在恶劣环境中顽强地生存下去的品质。
最后两句是写诗人对梅花的赞叹之情。“望林人意正夭饶。又看长新条。”“夭饶”是形容梅花枝干挺秀,长得很高。“又看长新条”指诗人看到春天已经来临,梅花枝头上又开始长出嫩绿的新芽。诗人站在树林之中,望着这些刚刚长出的嫩绿色的新芽,不禁感叹道:“多么美好的景色啊!”诗人的赞叹之词,表达了他对梅花的热爱、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这首诗是咏梅的诗,也是咏物言志的诗。诗中写了梅花在寒冬腊月里盛开,迎着寒冷挑战,傲立雪中;在冰天雪地里仍然吐露出芬芳的幽香,给人们带来春天的信息。同时,诗人也把梅花比作有气节的人物,赞扬了梅花不畏严寒的斗争精神和高尚品质。这首诗表现了梅花高洁的品性和坚贞不屈的精神风貌。《岁寒三友图》是一幅画,描绘了梅花、竹和松三种植物。这三种植物都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名贵题材,分别寓意着三种不同的美德:竹子代表刚直不阿,松树代表长青不朽,梅花则寓意着坚贞不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