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裘贸布得杯觞,俗认虚名作醉乡。
溪雨山风妒酒色,疏篱冷蕊逐人忙。
【注释】典裘:用典指典当衣物;贸布:买布,泛指买卖;作醉乡:成为喝醉酒的人的乐园;溪雨山风:《诗经·小雅·斯干》中说“如竹苞矣,如松茂矣”,竹有节,松有叶,所以常用以比喻人的品格。这里用来借指诗人自己。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秋日景色和人的心情,表现了作者对名利淡薄、志趣高雅的追求。首联是说卖典裘换来几杯美酒,人们便自得其乐地沉醉于那虚名的欢乐之中了。颔联是说溪雨山风妒忌美酒的颜色,而疏篱冷蕊(菊花)却追逐着那些忙于赶路的人们。颈联是说溪雨山风妒忌美酒的颜色,而疏篱冷蕊(菊花)却追逐着那些忙于赶路的人们。尾联是说溪雨山风妒忌美酒的颜色。
这首五律,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写景,但细读起来,就会发现其中蕴含着诗人的心境与志趣。诗的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则通过景物抒发了诗人对名利淡薄、志趣高雅的人生态度。这种写法,既避免了直抒胸臆的单调,又使得诗歌的内涵更加丰富,耐人寻味。
诗的前两句写卖典裘换得美酒,人们沉迷于美酒之中。典裘,典当衣服换取钱款,此处指典当衣物以换美酒。贸,通“卖”。杯觞,即酒杯。这两句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含蓄深蕴,耐人寻味。
第三句“俗认”二字点出世人之误认。世俗之人认为名声虚浮,如同饮酒一般,可以使人陶醉。他们追求虚名,却不知虚名终将消散如烟,而醉生梦死,只会让人迷失本真。
第四句“溪雨山风”是自然景物,也是诗人的自我写照。溪水潺潺,山风拂面,诗人不禁想起了那些追逐虚荣的人。他看到溪水中的倒影,仿佛看见自己的身影在溪水中摇曳;他听到山风吹过树梢的声音,仿佛听到了自己内心的呼唤。
第五句“妒色”二字表明了诗人的愤慨之情。溪雨山风嫉妒美酒的颜色,它们想要破坏美酒的美态。然而,诗人并不在意它们的干扰。
第六句“冷落蕊”指的是菊花。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虚名的淡泊之心。他认为人生短暂,何必执着于虚名呢?与其被虚名所困扰,不如像菊花一样,在寒风中独自绽放。
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淡薄、志趣高雅的生活态度。他渴望在繁华世界中保持一份清高,不被世俗所迷惑。这种追求虽然平凡但却充满智慧,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