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雨兼风。断送残红。老寒犹自著帘栊。为问香篝人语道,翠被还重。
何处有疏钟。惊起匆匆。惜春休放酒杯空。芳草天涯寒食又,归兴尤醲。
【解析】
这是一首伤别词。上阙写别前情景,下阙写别时情思,两相照应。全词写春愁和惜春,情感细腻而含蓄深沉。
“昨夜雨兼风”三句为第一层,由景入情。“断送残红”,点出春天将尽,残红落尽,暗示着词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老寒犹自著帘栊”,写自己年事已高,依然保持着少女般的娇羞,表现了词人的孤寂感和对青春的眷恋。两句写暮春景色,渲染出一种凄冷的氛围。
“为问香篝人语道,翠被还重。”为第二层,由景及人。“香篝”是香炉,用以熏衣取暖,也指女子,“翠被”指美人的锦缎被子,这里代指佳人。这两句写女子在闺房中,闻得窗外风雨声,便倚窗凭栏细语。“人语道”即“人语”,这里指闺阁中的窃窃私语,“道”,是说的意思。这两句是说:我隔着窗户听到你正在闺房中低声细语呢。“翠被还重”,用来形容佳人之美丽,“重”即“重重叠叠”之重,形容其体态轻盈。“为问香篝人语道,翠被还重”,既写出了女子的柔情万种,又烘托出词人的寂寞情怀。
“何处有疏钟”三句为第三层,由人及己。“何处有”,意思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听到远处传来的寺钟声。“惊起匆匆”,意为听到寺钟声后急忙地起身。这一句是写听到寺庙里传来的钟声之后,急忙起床出门,不知所为何来。“惊起”二字写出了作者听到钟声后的慌乱心情,也写出了作者急于离开的迫切心境。“惜春休放酒杯空”,这句是说自己虽然惜春,但仍然不想辜负美好的春光,所以不愿白白浪费光阴,把酒杯里的美酒一饮而尽。这一句既是对前面“老寒犹自著帘栊”等句子的解释,又是对后面“芳草天涯寒食又,归兴尤醲”两句的铺垫。
“芳草天涯寒食又,归兴尤醲。”为第四层,写春日的离别。“芳草天涯”意谓芳草遍野,天涯遥远。“寒食又”,清明时节又到了。“归兴尤醲”,归乡的兴致更浓。这一句的意思是:芳草满天涯,又是清明时节,归乡的兴致更加浓烈。此二句是说春色虽好,但词人却无心欣赏。
【赏析】
这首词是晏殊晚年的作品,也是他早期词作中难得的名篇之一。上片写别前情景,下阙写别时情思。全词写春愁和惜春,情感细腻而含蓄深沉。
上阕写景。开头三句写昨夜风雨兼程,使残花凋零。一个“断送”字,形象地表现出了风雨的猛烈。紧接着写老寒犹自著帘栊,以“老”衬“残”“断送”。“为问香篝人语道,翠被还重”,写女子在闺房中,闻得窗外风雨声,便倚窗凭栏细语:“我隔着窗户听到你正在闺房中低声细语呢。”用“为问”一词引出下文,表明自己是在关心她,同时也暗示了她对自己的深情厚谊,以及自己的相思之苦。
下阕写别时情思。开头三句写女子听到寺钟声急忙起床出门。一个“惊”字,表现了她的惊喜之情。紧接着写惜春,不枉费春光。最后二句则表现了她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整首词以写别为主,但感情细腻而深挚。它不仅表达了词人在特定环境中的特殊心理状态,而且通过这种心理活动,展示了他特有的艺术风格和个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