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西陵、治比汉河南,若为遽东归。正峡江衮衮,中流我共,一楫杭之。倏听攀辕告语,公去裤襦谁。赖有甘棠在,人口如碑。
百尺楼头徙倚,记绸缪桑土,几对灯棋。指鹭洲何处,心事想鸥知。向江湖、毋忘魏阙,正吾皇、当馈急贤时。经纶事,更须玩易,勿但言诗。
【注释】
八声甘州·送吴峡州:此词是作者送别友人吴某时所写的一首词,抒发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问西陵:西陵,即指吴地。
治比汉河南:汉河,指淮河,古代以淮河为南北分界线,所以把淮河以北地区称为“北”,以南则为“南”。
我共:我们。
倏听攀辕告语:突然听到有人拉车,告知即将离去。
赖有甘棠在:因为有甘棠树在那里。
口如碑:比喻口碑好。
徙倚:徘徊不定。
指鹭洲何处:鹭洲在哪里?
心事想鸥知:我的心事和鸥鸟一样明了。
向江湖、毋忘魏阙:不要忘记朝廷。
正吾皇、当馈急贤时:正当皇帝要推荐急需的人才的时候。
经纶事:治理国家的事业。
玩易:研究《易》的道理。
勿但言诗:不要只谈诗歌。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词,通过送别之际的交谈,表达了对朋友的眷恋和勉励之意。上阕写送别之时,下阕写离别之后。全篇语言平易,感情真挚,意境开阔,笔力遒劲。
上阕开头三句,写吴某去职东归之速。“问西陵”二句,承首句而来,说吴某被任用于朝廷中,地位很高,而其离开吴地,却像是从汉河南边匆匆东归。“正”字,表明吴某去职的原因,不是由于有什么过失,而是由于朝廷有急需人才的需要。“中流我共”二句,写自己随同吴某乘船而去。“倏听”二句,写在船上听到吴某告别的话语:“你这次离开后,恐怕再也回不来了。”这里用一“共”字,表示两人之间关系密切,情同手足。这两句,一方面写出了吴某的去职,另一方面也流露出作者对于吴某的依依惜别之情。“赖有甘棠在”二句,写吴某去职以后,人们怀念他的美好名声。“人”字与“口”字互训,“口”即“口碑”,“碑”是刻着文字的石碑。“口碑”即民间对吴某的赞誉。这两句意思是:正因为这样,所以人们称赞吴某如同棠梨树一般,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百尺楼头”四句,写作者送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以及吴某去职后的处境。“楼头”指高楼上,这里指吴某的住所。“徙倚”是徘徊不定的意思。“记绸缪桑土”二句,写作者送别之际,想起与吴某共度时光的种种往事。“丝”字与“绸缪”字相对,都是织布时所用的线,“桑”是蚕丝的来源。这里指织布用的桑条。“绸缪桑土”即织布时把桑条系在机杼旁。“几对灯棋”二句,写作者送别吴某之后的情况。“烛”,通“烛”。据《晋书·谢安传》:“夜中宿语,不觉东方既白。”这句的意思是:我们在一起下棋的时候,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天快亮了。
下阕起首三句,点明主旨。“指鹭洲何处”二句,承首句而来,意思是:不知鹭洲在什么地方,我和你的心情是一样的。“向江湖”二句,承前一句而言,意思是:不要忘记朝廷。“正当吾皇”二句,承第二句而来,意思是指当今皇上正急于推荐急需的人才呢。“经纶事”指治理国家的事;“玩易”即研求《易》的道理。这两句的意思是:应当好好研读《易》的道理,不要只是谈论诗歌。“勿但言诗”二句,承最后一句而言,意思是:不要只是谈论诗歌啊。
这首词写离情别绪,委婉曲折,感情真挚。上阕写送别时的情景;下阕写离别后的情形;全篇语言平易,感情真挚,意境开阔,笔力遒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