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乡三载中秋,倚楼辄值萧萧雨。澄空向午,廉纤数点,又疑虚度。卷起云鬟,掣开妆鉴,喜瞻眉宇。问常娥丰貌,间何阔矣,元不老、只如故。
见了悄然无语。但令人、不堪怀古。老蟾应记,旧时人物,孙刘陶庾。俯仰皆空,阴晴何恨,芳樽频举。问他年,忆取今宵,人如许、月如许。

【注释】

水龙吟:词牌名。又名“德清”、“凌波”、“千叶莲”、“楚江梅”、“玉壶冰”等。双调,九十三字,上片八句四仄韵,下片十一句五仄韵。

甲寅中秋(节名):指宋孝宗乾道七年(1171)的中秋节。

楚乡三载中秋:在湖北黄州住了三年中秋节

倚楼辄值萧萧雨:站在楼上,忽然下起了雨。辄,总是、就的意思。

澄空向午:天空晴朗,阳光明媚。向午,正午。

廉纤数点,又疑虚度:形容小雨细密如尘,好像在白白地消磨时光一样。廉纤,轻盈纤细的样子。

卷起云鬟,掣开妆鉴:用云鬟和梳妆匣子把头发盘绕起来,用化妆镜把脸庞照清楚。

喜瞻眉宇:高兴得看自己的眉眼。

常娥丰貌:嫦娥美丽的脸庞。

间何阔矣,元不老、只如故:问嫦娥为什么长得这么美,但嫦娥并不因此骄傲自满,依然保持着原来的容貌。

悄然无语:默默无语。

令人、不堪怀古:使人感到不能忍受,无法去怀念古人。堪,能够。

老蟾应记,旧时人物,孙刘陶庾:月亮应该还记得过去的那些人物,像孙武、刘瑾、陶侃、庾亮这样的英雄豪杰。

俯仰皆空:低头仰望,一切全空;抬头远视,一切都无。

阴晴何恨,芳樽频举:阴天晴天都无所谓,举起酒杯频频干杯。

问他年,忆取今宵,人如许、月如许:明年的中秋,我还想再和你一起赏月,你依然是那么年轻漂亮。

【赏析】

此词为作者任黄州团练副使期间作于中秋之夜的一首咏月词。词中以写景为主,兼寓情愫。全篇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构思精巧,笔力遒劲,是宋代咏月词中的佳品。

上片写中秋赏月的情景。开头两句说,在湖北黄州已经住了三年了,今年中秋夜,又独自登高凭栏,欣赏那皎洁明亮的月光。“倚楼辄值萧萧雨”,是说自己在楼上久久徘徊,突然间飘来了几丝细细的秋雨,于是又回到屋中,只见明月当头,光芒四射。“澄空向午”,“向午”即中午时分,正是月明之时。“见”字一转,写天上明月与地上人的喜悦之情,似乎要冲破乌云,驱走秋雨。“廉纤数点”句,形容秋雨细密如尘,好像在白白地消磨时光一样。“卷起云鬟”,是说用云鬟和梳妆匣子把头发盘绕起来;“掣开妆鉴”,则是用化妆镜把脸庞照清楚。这两句写出女子打扮停当后的情态,也写出了她心情的舒畅。“喜瞻眉宇”两句,是说她看到美丽的容颜后,高兴得看自己的眉眼,她对人对物都是那么的满意、那么的欣喜。

过片“见了悄然无语”三句,写自己对月亮的喜爱以及由此引起的感怀:月亮应该还记得过去的那些人物,像孙武、刘瑾、陶侃、庾亮那样的英雄豪杰。他们“俯仰皆空”,他们面对明月,既无悲喜,又无怨愤。“俯仰”,这里指的是人的精神状态,俯仰皆空,意即一切都是虚无的。“芳樽频举”,是说举起酒杯频频干杯。“问他年”两句,是说明年的中秋,我还想再和你一起赏月。“人如许”两句,则想象明年月圆之夜,你依然是那么美丽年轻。这是词人对自己所爱之人的美好祝愿。

这首词的主旨是抒发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眷恋和赞美之情。上片写月下景色,下片写月下感慨。全词结构严谨,意境开阔,感情真挚。语言自然流畅,风格清新婉丽,是宋词中的一首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