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我过溪桥,请与春风权摄。推出雪峰千丈,照碧溪春色。

别来三度见梅花,今日共君说。只这溪山十里,剩几多风月。

《好事近·雪后金叔润相挽溪行》是宋代诗人汪莘创作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的诗作。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与对友人的深情回忆,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珍视以及对友情的赞美。

诗歌开头“挽我过溪桥,请与春风权摄”,通过使用“请与春风权摄”这一表达,巧妙地将春风拟人化,赋予了它一种引导、陪伴的角色。这里的“春风”不仅代表了自然界的温暖和生机,也象征着和谐与安宁,为全诗定下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诗句“推出雪峰千丈,照碧溪春色”,描绘了一幅冰雪消融,春水初生的景象。通过“千丈”和“碧溪春色”,诗人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也传达了一种对生命循环和新生活的期待。

随后,诗歌转入对人物情感的描述,“别来三度见梅花,今日共君说”,这句表达了诗人与朋友多次相见并共同欣赏梅花的情景。通过对比“别来三度”与“今日共君说”,诗人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友情的不变,同时也体现了对过去共同经历的怀旧之情。

“只这溪山十里,剩几多风月”,以简练的语言总结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感慨。诗人感叹于眼前的自然景色及其带来的闲适与美好时光,而“剩几多风月”则是在反问:在这短暂的相聚中,能剩下多少美好的回忆?这既是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是对人生短暂与珍贵时刻的深刻体悟。

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对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颂扬。通过对春天美景的赞美,诗人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生活中简单快乐瞬间的怀念。这种情感表达,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是一种人文情怀的抒发。

《好事近·雪后金叔润相挽溪行》不仅是对自然风光的细腻描绘,更是对友情和生活哲理的深刻反思。通过对春天景象的生动展现与对友情的真挚表达,这首诗展示了汪莘作为文学家对美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思考,成为中国古代诗词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