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上鸦啼斗转。渐渐玉壶冰满。月淡寒梅,清香来小院。
谁遣鸾笺写怨。翻锦字、叠叠如愁卷。梦破胡笳,江南烟树远。
【注释】
城上:指城墙上。鸦啼斗转:乌鸦报晓,斗转星移。
渐渐:逐渐。玉壶冰满:形容天气寒冷。
月淡寒梅:月色渐淡,梅花在冷月下盛开。清香来小院:香气飘进小院子。
谁遣鸾笺写怨:是谁派人送来写满怨恨的鸾鸟书信?
翻锦字、叠叠如愁卷:拆开锦字,叠叠成卷,像忧愁的文字。
梦破胡笳:梦中听到胡笳声。胡笳:古代管乐器,此处泛指边地的风声。
江南烟树远:梦中看到江南的烟树遥隔。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写闺情的词作,描写了一位女子在深更半夜被惊醒,听到丈夫的书信和胡笳声而感到痛苦哀婉的情景。全词语言朴实、自然,但情韵深沉,含蓄蕴藉,耐人寻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上片写深夜闻信而惊醒。起句“城上鸦啼斗转”点明时间是在深夜,时当子夜,天将拂晓。“渐渐玉壶冰满”承上句而来,说天气越来越冷,好像装满玉壶里的冰块也快要融化。这两句是虚写,为下文的实感张目。“月淡寒梅”,是实写,点明时间是入春时节,月已淡黄,梅花开放,清幽宜人的景色反衬出人物的内心活动。“谁遣鸾笺写怨”是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她怀疑是谁派人送来写满怨恨的鸾鸟书信。“翻锦字、叠叠如愁卷”则是对信件内容的描写,拆开鸾鸟书信,叠叠成卷,像忧愁的文字。“梦破胡笳,江南烟树远”是梦境中的所见所闻,听到胡笳声,看到江南烟树,使人物的心情更加悲苦哀婉。
下片写梦醒后的所见所闻。“梦破胡笳,江南烟树远”是梦境中的所见所闻,听到胡笳声,看到江南烟树,使人物的心情更加悲苦哀婉。“雁书”二句,由梦中所见转入梦中所感。“雁书”即雁传书,“梦破”说明书信的内容使她惊心动魄,使她从睡梦中惊醒。“鸾笺”句是说她打开鸾鸟书信后的感受,“锦字”指男女间情爱之物,这里代指情人的情书。“锦字”本已令人动容,又叠叠成卷,更增添了愁思。“叠叠如愁卷”三字用得十分巧妙。一个“如”字把“愁”字写活了,使人感受到愁绪之多之重之密。接着以“梦”收束上阕,“梦”中所写的一切都是虚写的,而虚写的正是实感。
过片后接“谁遣”二句,写她为什么这样伤心呢?原来是她丈夫要远行去北方边塞戍守去了。“谁遣”,疑问语助词。“鸾笺”、“锦字”都是情人之间互赠的东西,用来表示爱情,这里借以代指丈夫。“翻锦字”是说她拆开鸾鸟书信,“叠叠”是说叠成一卷,“如愁卷”是说像忧愁的文字一样。这几句是写她拆开鸾鸟书信后的心情,既惊喜又伤感。“梦破”二句,写她从睡梦中惊醒后的所见所闻。“胡笳”句是说梦中听到胡笳声,“江南”句是说梦见江南的烟水树色遥远迷蒙。这两句是梦中所见所闻,与上文的所见所听相照应。
结尾二句,写她的感想。“谁遣”句承接上句而来,是她心中想说的话;“梦破”句承接上句而来,是对上句的补充解释。“梦破”二句是说梦中醒来后的感觉,她从睡梦中惊醒后,觉得一切都变了样,连梦中所见所闻都变得模糊不清了。“梦破”与“梦破胡笳”,“梦破”与“江南烟树”,都用一“破”字概括了梦境的变化,突出了她内心的极度痛苦和空虚无聊。
这首词写得缠绵悱恻,情真意切,细腻委婉,生动逼真,充分表达了闺中少妇对丈夫的思念之情。